[发明专利]一种双定子轴向磁场磁通切换型混合永磁记忆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0897.8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耀;李念;郝立;徐妲;付兴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轴向 磁场 切换 混合 永磁 记忆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定子轴向磁场磁通切换型混合永磁记忆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永磁材料自身的特点的限制,传统永磁电机存在气隙磁场难以调节、难以实现宽调速范围的问题。随着永磁材料和永磁电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和电动汽车采用永磁电机驱动,这些装置中的电机一般变速运行,其低速低转矩运行时,铁耗较大,而高速运行时,由于逆变器电压限制,一般采用弱磁控制,铜耗较大。为了降低永磁电机的损耗,提高电机效率,传统永磁电机的设计思路是提高电机运行在额定点的效率。但是此类电机由于变速运行,并不总是运行于额定点,即最高效率区,因此传统的设计存在一定局限性。传统永磁电机为了保证电机性能的稳定性,永磁体要有一定的抗去磁能力,要求永磁体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不会产生不可逆退磁。这就意味着永磁体的厚度要足够厚以抵抗电枢绕组产生的去磁磁动势。因此传统永磁电机设计时其结构使得永磁体不能被重新磁化,一经充磁在电机的使用寿命期间,将一直保持其磁化状态。
2001年德国学者Vlado Ostovic提出了记忆电机的概念,记忆电机又称变磁通电机,采用低矫顽力的永磁体如铝镍钴永磁体或钐钴永磁体。所谓记忆电机是永磁的磁化状态能够根据负载和转速,通过直流磁化电流或者直轴电枢电流在线调节,从而调节气隙磁场,使得电机高效率运行。并不像传统的永磁电机弱磁运行时需要施加持续的直轴电流,由于所采用的永磁材料的特性,施加短时的脉冲电流即可改变永磁体的磁化状态,方便的调节气隙磁场。
轴向磁场磁通切换电机,定子和转子采用双凸极结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都置于定子上,转子上既无绕组也无永磁体,机构非常简单。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磁通切换电机双凸极结构使得齿槽转矩较大,转矩性能较差。磁通切换电机采用定子永磁结构,作为永磁电机同样存在气隙磁场难以调节的问题。当电机低速低转矩运行时,电机铁耗较大;当电机高速运行时,传统的方法采用直轴去磁电流或者单独的弱磁绕组来维持弱磁运行,跟其他类型的永磁电机一样,存在较大弱磁损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定子轴向磁场磁通切换型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可以根据负载和转速通过直流磁化绕组在线调节低矫顽力永磁体的磁化状态以调节气隙磁场,此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具有较高转矩密度和较大的恒功率运行区间,同时恒功率运行具有有较高的效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定子轴向磁场磁通切换型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包括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和转子3;所述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和转子3均采用凸极,并且两个定子的结构相同,位置相对设置;所述转子3同轴设置在两个定子之间;
所述定子包括6n个U型导磁铁心5,6n个U型导磁铁心5均匀布置形成圆环形,U型导磁铁心5的开口朝向转子3,相邻两个U型导磁铁心5之间存在间隙;将间隙沿轴向分为两段区间,永磁体紧邻U型导磁铁心5嵌放于靠近定子轭的一段区间;第一定子1中的所有间隙设置高矫顽力永磁体6,第二定子2中的所有间隙设置低矫顽力永磁体7;相邻两个U型导磁铁心5齿部构成一个定子齿,每个U型导磁铁心5的凹槽构成一个定子槽10;,将靠近转子的一段区间称为直流磁化线圈槽11,环绕每一个U型导磁铁心5缠绕一组直流磁化线圈8,并且其直流磁化线圈8位于一个U型导磁铁心5两侧的两个直流磁化线圈槽11,6n组直流磁化线圈8串联或并联形成直流磁化绕组,同一直流磁化线圈槽11内的直流磁化线圈8边中的电流流向相同,相邻两个直流磁化线圈槽11内的直流磁化线圈8边中的电流流向相反;环绕每个定子齿缠绕一组集中绕组线圈9,并且集中绕组线圈9穿过相邻两个定子槽10,6n组集中绕组线圈(9)分成三组,同相集中绕组线圈9串联,形成三相电枢绕组;
同一定子上,永磁体沿周向充磁,相邻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不同定子上,相对应位置上永磁体充磁方向和所述定子上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
所述转子3包括一个非导磁圆环12和5n个转子齿4,5n个转子齿4均匀布置在非导磁圆环12的周侧形成圆环形,相邻转子齿4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高矫顽力永磁体6采用钕铁硼永磁体,所述低矫顽力永磁体7采用铝镍钴永磁体或钐钴永磁体;所述转子齿4由硅钢片叠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轴末端的电力回收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电机定子吊装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