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重金属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0262.8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仁;蒋素英;李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表面 处理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重金属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汽车零部件的表面处理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硫酸、磷酸、铬酸、镍、铝、有机物等,废水pH值较低。目前,厂家对废水的处理方式一般为分股后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
这种处理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采用的中和剂为石灰,导致污泥中不仅含有大量金属氢氧化物,还含有大量以硫酸钙为主的钙盐,污泥量大且疏水性差,固液分离困难;
2、废水分股处理导致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
3、由于以氢氧化物形式处理的含重金属污泥稳定性差,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易返溶,造成二次污染,故该类污泥属于危废,需后续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处理,费用昂贵;
4、处理含铬酸废水时,需先添加还原剂将Cr(VI)还原为Cr(III),再加碱沉淀。
上述缺点制约了石灰中和沉淀法的应用,也给废水处理带来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亟需采用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稳定达标,并同时实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的含重金属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重金属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收集:将各股废水汇合在调节池,形成混合废水,调节所述混合废水的水质水量,所述混合废水的水质为磷酸盐≤30000mg/L、铝≤350mg/L、铬≤350mg/L、铜≤350mg/L、镍≤350mg/L;
2)一次反应工序:所述混合废水进入一次反应池,在所述一次反应池中添加硫酸铁,所述硫酸铁与混合废水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磷酸铁沉淀;所述一次反应池中还添加氢氧化钠,调节pH;
所述一次反应池中反应后的悬浊液进入一次沉淀池,静置沉降后,上清液进入二次反应池,底部沉淀排出;
3)二次反应工序:所述二次反应池中添加氢氧化钠,调节pH,并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所述二次反应池中反应后的悬浊液进入二次沉淀池,静置沉降后,上清液进入微电解反应器,底部沉淀排出;
4)微电解反应工序:所述微电解反应器内进行曝气,曝气量为5L/min,所述电解反应器中添加硫酸,调节pH,进行微电解反应,将混合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还原;所述电解反应器反应后的悬浊液进入钝化池;
5)钝化反应工序:所述钝化池中添加硫酸亚铁,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并加入CSE试剂,搅拌,使混合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尖晶石型铁氧体沉淀;
所述钝化池反应后的悬浊液进入三次沉淀池,静置沉降后,上清液达标排放,底部沉淀排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一次反应池中添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1.8-2.0;设置停留时间为2小时。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二次反应池中添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3.2-3.5,设置停留时间为30min。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微电解反应器中添加硫酸,调节pH值为2.0-3.0。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微电解反应器中设置停留时间为2.0-3.0h,保持ORP<300mv。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微电解反应器中设有微电解填料,所述微电解填料的比重为1.1吨/m3,比表面积为1.2m2/g,空隙率约为65%,所述微电解填料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为Fe:75-85%、C:10-20%、催化剂:5%。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钝化池中添加硫酸亚铁,使混合废水中物质的量之比即TFe:TM达到5~8:1,所述M为重金属离子,包括Cr3+、Ni2+;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9.5-10.0,并加入1-3ppm的CSE试剂;所述钝化池中保持ORP<280mv。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二次沉淀池和三次沉淀池中添加3~5‰的PAM;所述PAM存储于PAM储罐中,PAM储罐经四号计量泵向所述二次沉淀池15输送PAM,PAM储罐经九号计量泵向所述三次沉淀池输送PA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烯废碱液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膜耦合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