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还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520.0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阳铭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如玉米、棉花、油菜、高粱、水稻、小麦等收割后会有大量的秸秆散落在地上,需要将秸秆移出田地,以免妨碍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农作物秸秆的移出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被移走的秸秆往往被丢弃或者就近烧掉,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空气污染。为此,出现了很多自动化的秸秆还田装置。
如在申请号为200810024456.6申请日为2008.3.21公开日为2008年8月20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耕整机,并具体公开了包括挂接装置、中间传动装置、齿轮、链条传动装置、旋切刀、尾架、刮平器操纵装置、刮平器总成、压草轴调节装置和压草轮,所述中间传动装置与挂接装置连接,挂接装置与动力机械连接,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装置驱动旋切刀,刮平器总成通过刮平器操纵装置安装在尾架上,压草轮通过压草轴调节装置安装在挂接装置上,但是,以上结构复杂,而且通过机械传动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秸秆还田装置。
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包括有外罩、驱动结构、转动杆、若干抽风叶片及若干粉碎刀具,所述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外罩上,并包括有电动机,所述若干抽风叶片及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别设在所述转动杆的外周,所述电动机能够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以转动所述若干抽风叶片及所述若干粉碎刀具,所述若干抽风叶片在转动时与所述外罩形成负压,所述负压用以将秸秆吸至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在转动时粉碎秸秆。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抽风叶片分别沿平行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抽风叶片包括有根部及弯曲部,所述根部设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弯曲部自所述根部延伸形成,并与所述根部呈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均匀分成若干排,每一排的粉碎刀具设在平行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方向上,并位于相邻的抽风叶片之间。
进一步地,每一粉碎刀具包括有第一刀片及与所述第一刀片固定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及所述第二刀片分别包括有刀臂及与所述刀臂一体的刀头,所述第一刀片的刀臂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臂贴合,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头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头沿相反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刀臂与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外周对应每一粉碎刀具设有刀座,所述粉碎刀具固定在所述刀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有主动轮、传动轮及从动轮,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所述外罩上,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转动杆连接,并在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秸秆还田装置还包括有刮平杆,所述刮平杆安装在所述外罩上。
进一步地,所述刮平杆的中心轴与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秸秆还田装置中,所述若干抽风叶片随所述转动杆转动,在转动过程与所述外罩形成负压,能够将地里的秸秆吸到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若干粉碎刀具转动将所述秸秆粉碎还田,结构简单,另外,通过电动机驱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秸秆还田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秸秆还田装置的另一视角图。
图3是图1中秸秆还田装置的另一视角图。
图4是图1中秸秆还田装置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V部分的一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阳铭,未经李阳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