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除牛皮皮革粒面伤害的酶脱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5480.2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明;江明芳;许晓红;陈敏;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1/06 | 分类号: | C14C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除 牛皮 皮革 伤害 脱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牛皮脱毛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除牛皮皮革粒面伤害的酶脱毛方法。
背景技术
制革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和发展较快的轻工行业,更是与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联系最紧密的工业部门之一。制革工序中,脱毛过程是产生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其中石灰、硫化物以及溶解在脱毛液中的毛蛋白是传统毁毛脱毛技术中重要的污染源。这一工序的污染量占到制革总污染量的50~60%,其中包括硫化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总溶解固体(TDS)以及总悬浮物(TSS)等指标。酶法脱毛技术虽被认为是彻底解决废水中硫化物、总氮、COD和BOD5等污染指标的最有前景的技术,但现有的有温(38~40℃)有浴酶法脱毛技术,由于脱毛过程中酶对胶原的水解,使得脱毛工艺难控制,技术要求高;粒面容易受到伤害,甚至烂皮;小毛难脱尽;成革物理机械性能削弱,松面。如何消除酶脱毛过程中粒面的伤害以及使工艺更容易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制革脱毛用的酶制剂成份复杂,如AS1.398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166放线菌中性蛋白酶、209短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等均是多种蛋白酶和其它杂酶的混合物。对于AS1.398酶,金宝仲等研究了其专一性的脱毛能力,确认其中除酪蛋白水解酶外尚存在有一定胶原水解活力(金宝仲,几种制革脱毛蛋白酶性能的研究.皮革科技动态,1977,7(6):3-9)。为了了解这些酶对脱毛的贡献,李志强等首先对AS1.398、166、209等酶制剂中酪蛋白水解酶和胶原纤维水解酶组分进行了分离,并就这两种组分对脱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现有脱毛处理温度条件下,脱毛蛋白酶的组分中对酶脱毛具有主要贡献的是酪蛋白酶组分,而胶原酶不仅不会对脱毛产生贡献,反而是造成成革粒面松面、烂面的原因(李志强.酶法脱毛机理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李志强,尹晓瑜,张年书.枯草杆菌AS1.398蛋白酶中胶原水解酶的研究.皮革科学与工程,1991,1(3):16-20)。由此看来,在酶脱毛过程中,粒面伤害、皮胶原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脱毛酶制剂中胶原酶对天然胶原具有专一性的水解作用导致的。因此,实现酶制剂中胶原酶活性的抑制或去除是向安全高效的酶脱毛跨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继后的研究中,李志强等(李志强,刘毅,高晓丽,骆国书,廖隆理,陈敏,程海明,一种不含硫化物残留的牛皮皮革及其低温酶脱毛制造工艺,中国发明专利,ZL201110042952.6)公开了一种不含硫化物残留的牛皮皮革及其低温酶脱毛工艺,该工艺的技术要点是在酶脱毛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15~28℃,虽然所得牛皮皮革毛孔清晰,无粒面伤害,但由于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酶脱毛,胶原酶活力和酪蛋白酶活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使脱毛时间高达10~60小时。很显然,这种工艺脱毛周期太长,效率太低,不利于工业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消除牛皮皮革粒面伤害的酶脱毛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克服已有酶法高温脱毛工艺容易导致的牛皮粒面伤害、松面等缺陷,且能够保证酪蛋白水解酶在较适的温度区间的酶活力,使酶脱毛处理时间大大缩短,效率大为提高,以适宜工业化生产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消除牛皮皮革粒面伤害的酶脱毛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35~42℃下,先加入胶原酶抑制剂对浸水、去肉后的牛皮进行预处理,然后按常规加入脱毛酶制剂进行3~9小时脱毛处理即可按常规进行后续的机械去毛、浸灰、脱灰、软化、浸酸、鞣制工序。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消除牛皮皮革粒面伤害的酶脱毛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
(1)浸水、去肉:将牛皮充水到鲜皮状态,然后去除皮表面的污物及皮下组织;
(2)酶脱毛:在35~42℃下,先将为皮重的0.1~1.0%胶原酶抑制剂加入到皮重150~300%的水中,调节pH值为7.5~11.5,预处理30~60分钟,然后加入脱毛酶制剂进行脱毛处理3~9小时;
(3)机械去毛:使用钝刀推挤,除去皮上未脱落的毛;
(4)脱毛结束后按常规的浸灰、脱灰、软化、浸酸、鞣制工序进行即可。
以上各物料用量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以上方法中,所用的胶原酶抑制剂优选没食子酸钠、丙二酸钠、丁二酸钠、己二酸钠、谷氨酸钠和羟肟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方法中,所用的酶抑制剂用量优选为皮重的0.3~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5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