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树脂连接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5330.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姜海西;张言;叶峰;刘泽帆;娄旻邦;魏红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连接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套筒,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构造是透过铸造的中空型套筒,钢筋从两端开口穿入套筒内部,不需要搭接或焊接,通过钢筋与套筒间填充高强度微膨胀结构性砂浆,实现钢筋续接功能。其连接的机理主要是借助高强砂浆受到套筒的围束作用,加上本身具有微膨胀特性,藉此增强与钢筋、套筒内侧间的径向约束作用力,钢筋藉由该径向约束作用力与粗糙表面产生之摩擦力,砂浆与钢筋表面的化学粘结力和钢筋表面螺纹产生的咬合力来传递钢筋应力,从而实现钢筋的连接。
目前,制作钢筋灌浆套筒的材料如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基本上是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或铸铁等材料,而采用钢、铸铁材料的一大弊端就是自重大,一个墩身与承台的连接通常需要几十根灌浆套筒,这个重量对于工人施工来说过大,较难实现准确定位;其次是容易发生化学或电化学腐蚀,影响套筒对钢筋连接的可靠性。
中国专利CN103899043A公开了一种内嵌锥状体的钢筋半灌浆套筒,包括连接件、套筒体、灌浆口、出浆口、锥状体、抗剪螺栓、弹性橡胶密封圈,其中,套筒体内的一端设有连接件,另一端装有弹性橡胶密封圈;套筒体装有弹性橡胶密封圈的一端内嵌锥状体,套筒体侧面的外壁上设有灌浆口和出浆口,中间部位设有抗剪螺栓;固定侧螺纹钢筋的一端与连接件相接,插入侧螺纹钢筋的一端穿过弹性橡胶密封圈、锥状体位于套筒体内。内嵌锥状体的半灌浆套筒以及其它类似专利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套筒体由铸铁、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高强度钢或合金结构钢制作,这类灌浆套筒有以下不足:一是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通常有较长的储存期,期间套筒暴露在周围环境下,容易发生锈蚀;其次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期间,保护层混凝土一旦发生开裂,这类套筒也较易发生锈蚀,影响其力学性能;这类套筒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身的重量较重,工人在套筒安装和定位过程中较困难。本申请专利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套筒体由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制成,该套筒可以可靠的实现钢筋连接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耐腐蚀和重量轻的优点,便于施工,提高了预制构件的耐久性和可靠的钢筋连接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铸铁、钢制套筒自重大,易锈蚀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自重轻,耐锈蚀的环氧树脂连接套筒。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环氧树脂连接套筒,形状为中空圆柱体,套筒内壁上设有抗剪键,侧壁上开有两个预留孔口,即一个为灌浆口,另一个为出浆口,套筒内还设有钢筋限位键齿,套筒体由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加工制成。
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塑料为比重40%纤维材料,比重40%的基体材料和比重20%的固化剂经挤压或手糊方法制作得到的复合材料,制作时一层纤维材料、一层基体材料依次涂覆得到。
优选的纤维材料为芳纶纤维,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
所述的抗剪键为套筒内壁上设置的若干伸出的凸起,呈螺纹状结构绕内壁数圈。
所述的灌浆口位于套筒侧壁的下端,出浆口位于套筒侧壁的上端。
所述的钢筋限位键齿为设置在套筒内部上伸出的两个圆柱体及两个平板。
优选的,圆柱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待连接钢筋的直径,平板的前端为圆弧状结构,平板之间距离大于待连接钢筋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加工制成,通过高强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约束而提高水泥灌浆料对被连接钢筋的约束能力,保证了套筒连接力学性能的要求,显著减轻自重,增强了套筒的耐腐蚀性,且降低了材料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灌浆口、2-圆柱体限位机构、3-平板限位机构、4-抗剪键、5-钢筋、6-出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环氧树脂连接套筒,其结构如图1、2所示,该连接套筒的形状为中空圆柱体,套筒内壁上设有抗剪键4,侧壁的下端开有一个灌浆口1,侧壁的上端开有一个出浆口6,套筒内设有钢筋限位键齿,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连接套筒由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加工制成。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为比重40%纤维材料,比重40%的基体材料和比重20%的固化剂经挤压或手糊方法制作得到的复合材料,制作时一层纤维材料、一层基体材料依次涂覆得到。采用的纤维材料为芳纶纤维,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从而替代了传统的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5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