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8908.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明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00 | 分类号: | D06P1/00;D06P1/39;D06P1/673;D06P1/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61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纺织品 面料 印花 及其 制造 工艺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的印花色浆,特别涉及一种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两年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高新技术新材料--长余辉稀土荧光粉,此材料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照明设备上,未见有应用于纺织品面料上。由于稀土荧光粉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不是染料,也不是颜料,自身又不能与纺织材料以物理或化学方式结合,很难应用到纺织后加工方面。目前,国内在纺织品方面只生产过以荧光染料、荧光涂料为功能材料,应用于纺织品的印染中,而这类几十年前就出现的材料只能增加纺织品颜色地鲜艳度,没有在夜间自身发光的特性。国外,美国和日本在发光纺织品的研制中居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处在实验研制阶段,在国际市场上还不曾见到发光纺织品的上市。据法国专利文献介绍,此类发光材料目前只应用推广到配制各种光致发光材料,用于路面、建筑标志等处,离应用在纺织品上仍有一段距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包括稀土荧光粉、分散剂、引发剂、中介体、染料。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的成分的质量比为:
稀土荧光粉 1;
分散剂 0.25~1;
中介体 0.8~5;
引发剂 0.01~0.03
染料 ≤0.05。
进一步的,分散剂选自合成高分子类、多价羧酸类、偶联剂类、硅酸盐类,所述分散剂的pH值为6~7。
进一步的,所述中介体选自聚氨酯类聚合物或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进一步的,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过硫酸胺或酰酐基类。
进一步的,所述染料为中性染料或酸性络合染料。
一种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的制造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a.在稀土荧光粉中加入分散剂、中介体、染料,均匀搅拌成一体的色浆;
b.在上述色浆中加入减缓剂,以使色浆在等待上机生产的时间内减缓浆料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保持浆料各项性能的稳定;
c.在上机生产前,再在色浆中加入去除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减缓剂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用量为1~25wt%。
进一步的,所述的去除剂即为分散剂,所述分散剂选自合成高分子类、多价羧酸类、偶联剂类、硅酸盐类,用量为2~24 wt%。
由前面所述所述的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在纺织品面料印花方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本发明找到了一种中介体,在保持长余辉稀土荧光粉的各项特性的条件下,又能与它结合,而且又能与纺织面料的纤维结合,能达到常规纺织面料的各项要求,这样就可以在常规纺织品印染、涂层的工艺基础上,发展出本项发明的生产;
2.本发明还找到了一类染料,这类染料不但与纺织纤维有较好的亲和力,而且与荧光粉、中介体均有亲和力,另外,最主要的是此类染料在可见光下使织物、荧光粉、中介体均保持该染料应有的颜色,但在无光线的条件下,当荧光粉发光时,不阻碍其发光,使其保持发光特性;
3.由于本发明选用各项材料的特性,必须采用与常规生产不同的工艺,找到一种能减缓已调好的浆料中各组成相互作用的减缓剂,这样在等待上机生产的时间里,浆料的各项性能稳定,在上机时再加入去除剂,使浆料中各组分正常作用,达到上印、上涂的生产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储能发光型纺织品面料的印花色浆,包括下列成分:
长余辉稀土荧光粉 400g(1)
pH值为6~7的分散剂 200g(0.5)
聚氨酯类聚合物 400g(1)
过硫酸钠 4g(0.01)
中性染料 4g(0.01)
本发明色浆的制造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明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明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8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酚织物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织物用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