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直线电机操动机构的新型CO2气体间隙与真空间隙串联高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8612.9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显;王克文;王明东;陈占青;焦连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36 | 分类号: | H01H33/36;H01H33/66;H01H33/74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线 电机 机构 新型 co sub 气体 间隙 真空 串联 高压 断路器 | ||
1.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操动机构的新型CO2气体间隙与真空间隙串联高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由CO2气体间隙和真空间隙串联组成,CO2气体间隙部分包括CO2气体灭弧室端盖法兰(1)、复合材料绝缘套管(上)(2);CO2气体灭弧室静触头(3);CO2气体灭弧室(4)、动触头及导电拉杆(5)、感应线圈(6)、连接室(7)、气罐(17)、充气阀和放气阀(18)、气罐(19)、带行程补偿气室拉杆(20)、绝缘拉杆(21)、绝缘支柱(22)、直线电机动子端(23)、直线电机(24)、控制器(25)、控制箱(26)、支座(27);
真空间隙部分包括复合材料绝缘套管(右)(8)、感应线圈(9)、蝶形弹簧(10)、真空灭弧室外拉杆(11)、真空灭弧室端盖法兰(12)、真空灭弧室(13)、真空灭弧室静触头(14)、真空灭弧室动触头及其拉杆(15)、拐臂连杆(16);
CO2气体间隙部分竖直放置,复合绝缘材料套管(上)(2)顶端与CO2气体灭弧室端盖法兰(1)连接,复合材料绝缘套管(上)(2)内部为CO2气体灭弧室(4),感应线圈(6)嵌入复合材料绝缘套管(上)(2)内部位于灭弧室(4)下方,CO2气体灭弧室(4)底端与连接室(7)相连,连接室(7)等电位连接竖直放置的CO2气体灭弧室(4)底端和右侧水平放置的真空灭弧室(13)左端;
连接室(7)内,CO2气体灭弧室动触头导电拉杆(5)与带行程补偿气室拉杆(20)上端的气室部分直连,带行程补偿气室拉杆(20)下端与绝缘拉杆(21)相连,行程补偿气室(19)通过由断路器控制器控制的充气阀和放气阀(18)与后方气罐(17)连接,绝缘拉杆(21)与直线电机动子端(23)相连;
真空间隙部分水平放置,复合材料绝缘套管(右)(8)左端与连接室(7)右端连接,真空灭弧室(13)在复合材料绝缘套管(右) (8)内部;
连接室(7)内,真空间隙部分的拐臂连杆(16)通过滑槽与CO2气体间隙部分的带补偿气室拉杆(20)连接,拐臂连杆(16)长短臂长度比例一定且拐点的位置固定,拐臂连杆(16)短臂端与真空灭弧室外拉杆(11)通过短滑槽连接;真空灭弧室外拉杆(11)经碟形弹簧(10)与真空灭弧室动触头及其拉杆(15)相连,复合材料绝缘套管(右)(8)右端与真空灭弧室端盖法兰(12)连接;
连接室(7)底部与绝缘支柱(22)顶部相连,绝缘支柱(22)底部和装有断路器控制器(25)和直线电机(24)的控制箱(26)顶部连接,断路器控制器(25)包含直线电机恒轨迹测控单元(29)和两间隙协同动作测控单元(30),控制箱(26)底部与断路器支座(27)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线电机操动机构的新型CO2气体间隙与真空间隙串联高压断路器,其特征还在于:该高压断路器的断路器控制器(25)负责接收处理电力系统的分、合闸信号,其直线电机恒轨迹测控单元(29)计算后控制直线电机(24)使直线电机动子端(23)运动轨迹与预设值精确吻合,降低操动机构动作分散性;其两间隙协同动作测控单元(30)实时测量两间隙动触头协同动作状态控制充气阀或放气阀动作,微调动触头及其拉杆运动行程,实现开断过程两串联间隙协同动作策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直线电机操动机构的新型CO2气体间隙与真空间隙串联高压断路器,其特征还在于:该高压断路器并联接入LC转移支路和避雷器能量吸收支路可组成直流断路器;高压断路器(33)断开时转移支路开关(32)闭合,断路器(33)与LC转移支路相互作用,在能量吸收支路高压避雷器(36)的配合下完成直流断路器的开断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86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