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722.3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平;杨涛;吴欣;杨超;周贻森;朱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91;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地址: | 2131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常见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金属离子掺杂、制备特定形貌、减小尺寸、表面包覆等,这些方法均能提高材料性能,其中表面包覆在提高材料导电性和对基体材料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受到关注。
目前包覆方法,一般是在基体表面包覆上C、SiO2、Al2O3、ZnO、AlPO4等异种物质。一方面,这些异种物质为非活性物质,对电池的容量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从材料合成角度来说,异种材料之间相容性差,另外,异种材质合成时所采用的前躯体制备方法、烧结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存在不同,因此增加了操作过程复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该改性方法中,包覆层与基体的组成及结构均相同,包覆层厚度的数量级为纳米级,具体为不超过50nm,具体的改性步骤为:
(1)合成基体材料,
这里所合成的基体材料为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镍酸锂、磷酸锰锂、硅酸铁锂或硫酸氟铁锂正极材料;
(2)将步骤(1)中合成的基体材料、分散剂以及合成步骤(1)中的基体材料所需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再蒸发掉所述分散剂,然后烧结,得到包覆的正极材料,
这里的分散剂为水、乙醇、丙酮、乙酸甲酯、聚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甲酰胺、乙腈、碳酸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正极材料表面包覆上一层与基体组成及结构均相同的纳米材料,这个包覆层可以阻隔基体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异种材质包覆所起到的保护作用不同,它是利用包覆层与电解液之间的相互侵蚀,形成保护膜,从而起到缓冲作用,由于电极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而纳米化的电极材料薄膜的活性更高,因此更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从而更易形成保护膜,起到更好保护作用。
另外,由于包覆层与基体本身是同一种物质,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相比传统的包覆方法,本方法包覆层原料均为基体合成所需原料,所需合成条件也与基体是一致的,因此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包覆前后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其中1为空白锰酸锂,2为包覆之后的锰酸锂。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包覆后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以及对比实施例1中,包覆前后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3C循环对比图,其中,
1—实施例1中,同种材料包覆的锰酸锂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2—实施例1中步骤(1)中得到的基体锰酸锂材料,未经包覆直接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3—对比实施例1中,异种材料包覆的锰酸锂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按照化学计量比称取二水醋酸锂与四水乙酸锰,室温(25℃)下置于研钵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wt%的分散剂乙醇混合均匀,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50℃,保温10h后自然冷却到室温(25℃),即得到基体锰酸锂材料;
(2)按照化学计量比称取二水醋酸锂与四水乙酸锰(称取的总重量为步骤(1)中原料二水醋酸锂与四水乙酸锰之和的1.5%),再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基体锰酸锂材料,然后加入2wt%的分散剂乙醇混合均匀,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50℃,保温10h后自然冷却到室温(25℃),即得到包覆的锰酸锂材料(其X射线衍射图谱如附图1所示)。
将上述包覆的锰酸锂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包覆后明显提高了其循环性能(见附图3);上述被包覆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在经过附图3中循环200次后,透射电镜图如附图2所示。
实施例2
(1)按照化学计量比称取六水硝酸钴与一水氢氧化锂,室温(25℃)下置于研钵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wt%的分散剂丙酮混合均匀,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保温10h后自然冷却到室温(25℃),即得到基体钴酸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7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