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硅藻土砂缸去除游泳池隐孢子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5256.5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路平;袁涛;冯启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硅藻土 去除 游泳池 孢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游泳池隐孢子虫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隐孢子虫是一种直径在4-6μm的致病性微生物,隐孢子虫病在全球范围大范围爆发,严重的威胁了人体健康。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夏季纽约有4000人因游泳而感染隐孢子虫病,2007年犹他州有2000人因游泳而染病,2008年达拉斯至少有378个病例由于游泳而感染。英国健康保护组织在2009年公布隐孢子虫是游泳池的一个重大危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英国至少有3000个案例被报道,期中多数都发生在夏天和初秋游泳高峰季节,是其他季节发病率的10倍以上。娱乐用水,尤其是游泳池水的水质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现阶段,全球普遍采用的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是以氯消毒结合砂滤技术。氯消毒可以杀灭部分微生物,但是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果较差,以游泳池普遍采用的1mg Cl/L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如若灭火99.9%的隐孢子虫,至少需要11天,这样的灭活效果根本无法保障游泳池用水安全。此外,由于游泳池水的特殊性,使得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有别与其他水处理,这些特殊性表现在:(1)水在游泳池系统循环流动,污染物质源源不断输入,游泳的人群持续的在游泳池中暴露,因此要求快速有效的截留、去除或灭活治病微生物,(2)游泳池水pH值必须控制在中性范围,限制了部分絮凝剂的絮凝效果。(3)游泳池水循环速率较快,是常规游泳池过滤处理工艺无法去除隐孢子虫的制约性原因之一。目前,传统的游泳池砂滤技术对隐孢子虫的去除率仅为20%。这些特殊性也正是导致游泳池中隐孢子虫病爆发的关键原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无法有效去除隐孢子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硅藻土砂缸去除游泳池隐孢子虫的方法,以实现游泳池水每次通过该处理系统时,有效的去除隐孢子虫,保障用水安全,维护人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串联硅藻土砂缸去除游泳池隐孢子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硅藻土载荷率,配置硅藻土水溶液;第二步,将清洁的水通过未附着硅藻土的砂缸;第三步,将第一步中配置硅藻土水溶液混合在第二步中的清洁水中,使之随第二步中的水流抵达未附着硅藻土的砂缸,完成硅藻土附着;随着水流的流过,砂缸表层形成一层均匀的硅藻土涂层,此时完成硅藻土砂缸的制作;第四步,通过内循环泵将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经过附着硅藻土的砂缸后返回游泳池,形成闭合回路,即可去除游泳池中的隐孢子虫。
在第四步中去除游泳池中的隐孢子虫时还包括检测方法,在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经过附着硅藻土的砂缸前,通过第一浊度计检测其处理前游泳池水的进水浊度,通过第一颗粒物监测器检测其处理前游泳池水的颗粒物含量;在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经过附着硅藻土的砂缸后,通过第二浊度计检测其处理后游泳池水的出水浊度,通过第二颗粒物监测器检测其处理后游泳池水的颗粒物含量;通过游泳池水质在线监测仪的温度探头测其温度,通过pH探头检测其pH值,通过自由氯探头检测其自由氯含量;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接收第一浊度计检测的进水浊度、第一颗粒物监测器检测的颗粒物含量、第二浊度计检测的出水浊度、第二颗粒物监测器检测的颗粒物含量、温度计检测的温度、pH计检测的pH值,自由氯探头检测的自由氯含量,并持续监测,同时根据pH计检测的pH值向系统投加NaHSO4。
所述第三步中清洁水的水流与第四步中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水流之间连续无间断,且第四步中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水流连续无间断。
所述第三步中清洁水的水流与第四步中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水流不连续有间断,或者第四步中带有隐孢子虫的游泳池水水流不连续有间断,则通过第四步中的内循环泵进行反冲洗,然后在执行第一步至第三步完成硅藻土砂缸的制作。
所述硅藻土载荷率0.5kg/m2~1.0kg/m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串联硅藻土砂缸去除游泳池隐孢子虫的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设置硅藻土的砂缸,显著提高了游泳池中隐孢子虫的去除率,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游泳池处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