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3688.2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4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面城贵司;西村贵行;带金宏明;町原大介;本岛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航空电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周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连接器组件的一个示例,已知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被安装到电路板的插座连接器和适于被适当地连接到插座连接器并且被安装到另一电路板的插头连接器(专利文献1)。
参考图8A和8B,将说明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组件。图8A是示出包括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的且处于以上两者被组装在一起之前的状态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8B是示出在图8A中示出的插头连接器1的立体图,其中该插头连接器1的顶部和底部被倒置。
在图8A中,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是电路板连接器,该电路板连接器适于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电路板(未示出)的安装表面上并且适于在安装方向上安装到彼此,该安装方向是垂直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的方向(图8A中的竖直方向)。
插头连接器1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外部形状的插头壳体10和由插头壳体10保持的多个插头端子20。多个插头端子20由插头壳体10利用一体成型而保持,从而插头端子20的接触部被布置在平行于电路板(未示出)的安装表面的一个方向上。多个插头端子20包括一对信号端子30和一对供电端子40,该对信号端子30在上述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在插头壳体10的中部位置处由插头壳体10保持,该供电端子40具有与信号端子30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并且在上述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在插头壳体10的端部侧由插头壳体10保持。
插头壳体10由诸如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在平行于插头端子20的接触部的布置方向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插头壳体10具有平行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的底壁11以及如图8B所示的从底壁11的外周部向上延伸(在图8A中向下延伸)的框架状外周壁12。外周壁12形成为安装部,当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时,该安装部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2的稍后所述的容纳空间56中。外周壁12具有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13和在垂直于上述布置方向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端壁14,各个端壁14将该对侧壁13的端部连接到彼此。
如图8B所示,在该对侧壁13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竖直地延伸的待被引导的槽部13A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形成在单个端子30和一对供电端子40的一个之间的位置处。在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的过程中,待被引导的槽部13A分别容纳稍后所述的插座连接器2的引导细长突出部54A,从而通过引导细长突出部54A而在上述布置方向和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被引导。此外,在该对端壁14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凹部14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中部位置。稍后所述的供电端子40的插头端板部44被定位在凹部14A中。在形成凹部14A的空间中,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定位在端壁14和插头端板部44之间的空间14A-1形成为如下的空间,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该空间在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的过程中允许插头端板部44在其板厚方向上弹性移位。
在图8B中,由外周壁12和向上的开口包围的空间形成为用于容纳形成在插座连接器2中的孤立的突出壁部52的容纳空间15。此外,插头壳体10具有待被引导的壁部16,该待被引导的壁部16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在靠近端壁14的位置处从容纳空间15中的底壁11向上升起,所述端壁14设有一个供电端子40(在图8B中是左侧的一个)。待被引导的壁部16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壁厚方向并且被接合到一个端壁14上。当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时,待被引导的壁部16从上部进入到插座连接器2的引导槽部52B,从而通过引导槽部52B而在上述布置方向和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被引导。
如图8A所示,信号端子30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在插头壳体10的中部位置处由插头壳体10的各个侧壁13利用一体成型而保持。各个信号端子30通过弯曲带状件而形成,其中通过在金属板的板厚方向上冲压金属板而获得该带状件。信号端子30具有直线连接部31(图8B)和U形部,该直线连接部31在与插头壳体10的底壁11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31向外延伸,并且该U形部连续地从连接部31向下弯曲并且以U形形状折回从而被侧壁13保持。该U形部沿侧壁13延伸并且被暴露成使得其U形板表面形成与侧壁13平齐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航空电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航空电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3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