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2125.1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幡中伸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曦;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条 偏光 薄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装置中出于其光学补偿的目的一直使用偏光薄膜等光学薄膜。最近的平板显示装置强烈要求其薄膜化,与此相伴,对偏光薄膜也要求更薄型。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和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形成的薄型偏光薄膜。另外,还要求相对于偏光薄膜的长边方向在倾斜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光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10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相对于偏光薄膜的长边方向在倾斜方向具有吸收轴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工业制造需要繁琐的加工技术,正在寻求新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发明。
〔1〕一种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在长条基材上形成相对于上述长条基材的长边方向在45°±15°方向具有吸收轴的长条偏光膜的工序。
〔2〕根据〔1〕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具有在长条基材上形成取向限制力(配向規制力)的方向相对于上述长条基材的长边方向为45°±15°的长条取向膜的工序,依次进行形成上述长条取向膜的工序和形成上述长条偏光膜的工序。
〔3〕根据〔2〕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长条取向膜由第1干燥膜形成。
〔4〕根据〔3〕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第1干燥膜是使第1涂布膜干燥而成的,该第1涂布膜是在长条基材上连续地涂布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
向上述第1干燥膜照射相对于上述长条基材的长边方向为45°±15°方向的偏振光而形成上述长条取向膜。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长条偏光膜由第2干燥膜形成。
〔6〕根据〔5〕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第2干燥膜是使第2涂布膜干燥而成的,该第2涂布膜是在长条光取向膜上连续地涂布含有二色性色素的偏光膜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
将上述第2干燥膜固化,形成相对于上述长条基材的长边方向在45°±15°方向具有吸收轴的长条偏光膜。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长条基材为具有1/4波长板功能的长条相位差薄膜。
〔8〕一种长条偏光薄膜,具有长条基材和长条偏光膜,该长条偏光膜的吸收轴的方向相对于该长条基材的长边方向为45°±15°。
〔9〕根据〔8〕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偏光膜的厚度为5μm以下。
〔10〕根据〔8〕或〔9〕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在长条基材与长条偏光膜之间还具有长条取向膜。
〔11〕根据〔10〕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取向膜为长条光取向膜。
〔12〕根据〔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偏光膜含有二色性色素。
〔13〕根据〔8〕~〔12〕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偏光膜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
〔14〕根据〔8〕~〔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偏光膜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显示布拉格峰(ブラッグピーク)。
〔15〕根据〔8〕~〔14〕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基材为具有1/4波长板功能的长条相位差薄膜,该长条相位差薄膜的迟相轴相对于该长条相位差薄膜的长边方向为0°±15°或者90°±15°。
〔16〕根据〔15〕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长条相位差薄膜具有下述式(40)、(50)和式(51)表示的光学特性。
100<Re(550)<160 (40)
Re(450)/Re(550)≤1.00 (50)
1.00≤Re(650)/Re(550) (51)
(Re(450)、Re(550)、Re(650)分别表示相对于波长450nm、550nm、650nm的光的正面相位差值。)
〔17〕根据〔15〕或〔16〕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在可见光全域的椭圆率为50%以上,且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椭圆率为70%以上。
〔18〕根据〔8〕~〔17〕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视感度校正偏振度(視感度補正偏光度)(Py)为80%以上。
〔19〕根据〔8〕~〔18〕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偏光薄膜,其中,视感度校正透射率(視感度補正透過率)(Ty)为3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2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