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7003.3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周朱建;池震猛;张炜;阮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尹建民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苗木 移栽 成活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绿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对大规模苗木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如何能有效的提高大型乔木的移栽成活率,是提高绿化质量的关键。
大型乔木的移栽成活率往往受多种因素控制,大型乔木移栽后的生境往往会不同,特别是土壤、温度、湿度等多方面的因素,由于立地条件的不适应,苗木移栽后容易表现出不适应,甚至死亡,而大型乔木自身也会因为移栽季节、土球挖掘大小、树体代谢情况等因素而影响成活率。如今,许多绿化工程常常需要一次成景或反季节成景,如何能有效的提高大型乔木的移栽成活率,从而提高园林施工质量和减少施工成本,是园林施工的首要问题。
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断根:根据乔木土球直径为地径的6-8倍,厚度为土球直径的2/3,对地栽苗木进行部分断根,对于比较难生根植物加适量ABT1号生根粉(1000ppm),同时在土球上方施加部分缓释肥(2-3kg/立方)和微量元素(1.0kg/立方),断根时间控制在春季和秋季为宜;
2、多次断根:在苗木初次断根的2-3年里,多次对苗木进行断根,每次断根均在原来根系的基础上往外5-8cm处断,最后获得没有主根,都是须根的根系结构;
3、接种菌根真菌:将原地块提取的菌根真菌作为原液,用马铃薯-乳糖培养基,在温度在20℃下继代培养七天,后按5000倍液稀释后浇灌断根后的土球;通过其所依赖的丛枝泡囊菌根,使作物根系延伸,促进根际有益微生物群落大量繁殖,使植物形成良好的根际微生态环境,提高植物抗病、防病能力,使移栽苗木健康生长。
4、生根加工:将都是须根的土球厚度削减打薄,用无纺布材料包裹,把原有的土壤换成发泡轻质土壤,最后将土球加工到只有原土球1/3重量的程度;
5、容器化栽培:将其移栽至容器直径比其土球大20-30cm的容器中,首先在容器底部装10-15cm左右的基质垫底,后把苗木放置容器的中心位子即可装料,一边添加介质一边用捣棍捣实,介质离容器高5-10cm即可,盆装好后一定要浇透定根水。基质在使用前要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杀菌24小时以上。基质配方为55%发泡种植土+30%珍珠岩+15%泥炭土,容器栽培基质满足透气性、保水保肥性和无毒性。同时在土球上方施加部分缓释肥(2-3kg/立方)和微量元素(1.0kg/立方);
本发明通过以上步骤处理的苗木,由于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稳定共生系统,苗木形成庞大的须根体系,苗木能很快的适应生长,极大的提高乔木的移栽成活率。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具体是采取如下方法对国槐进行生根处理和移栽的:
1、断主根,促须根,将15-16cm的国槐以直径110cm,厚度75cm为范围进行断根,分多次进行断根,每次断1-2个主根,每次断根均在原来根系的基础上往外6cm处断,时间间隔6个月左右,具体断根间隔可视须根的生长状况而定,每次断根后施加适量ABT1号生根粉(1000ppm),同时在土球上方施加部分缓释肥(2-3kg/立方)和微量元素(1.0kg/立方),最后获得没有主根,都是须根的根系结构;
2、将都是须根的土球厚度削减打薄,去除部分原有土壤,露出根系;
3、将原地块提取的菌根真菌作为原液,用马铃薯-乳糖培养基,在温度在20℃下继代培养七天,再将继代培养的菌根真菌按5000倍液稀释后浇灌断根后的土球,保证根系与菌根完全接触;
4、接种菌根真菌后,用无纺布材料包裹,用发泡轻质土壤重新包裹土球,最后获得的土球重量只有原土球重量的1/3左右;
5、将其移栽至容器直径比其土球大20-30cm的容器中进行容器化栽培,首先在容器底部装10-15cm左右的基质垫底,后把苗木放置容器的中心位子即可装料,一边添加介质一边用捣棍捣实,介质离容器高5-10cm即可,盆装好后一定要浇透定根水。基质在使用前要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杀菌24小时以上。基质配方为55%发泡种植土+30%珍珠岩+15%泥炭土,容器栽培基质满足透气性、保水保肥性和无毒性。同时在土球上方施加部分缓释肥(2-3kg/立方)和微量元素(1.0kg/立方);
通过以上步骤处理的苗木,由于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稳定共生系统,苗木形成庞大的须根体系,苗木能很快的适应生长,今后任何时候进行移栽,基本都能成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仅限于描述实施例,但本发明不止局限于上述方式,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据此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方便的进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包括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7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提取水资源浇灌田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京桃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