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6678.6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7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吕阳阳;郑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2/86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何平,邓云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接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会由于网络波动、节点拥塞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发生数据包丢失的情形。目前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丢包重传方式、冗余发包方式和交织编码方式。其中,丢包重传方式是指数据接收方发现丢包后通知数据发送方重传丢失的数据包的方式;冗余发包方式是指数据发送方通过连续发送同一数据包,降低数据接收方接收失败的概率,从而降低丢包率的方式;交织编码方式是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用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技术消除随机差错的方式。
然而,目前许多网络服务涉及到高实时性的数据传输,如游戏加速、音视频通话等。采用丢包重传方式,数据接收方发现丢包后通知数据发送方重传丢失的数据包,至少会增加一个RTT(Round-Trip Time,往返延时),这在高实时性的数据传输中是不可接受的。采用冗余发包方式虽然避免了重传带来的延时,但是重复发包增大了包量,而且存在因为路由节点的尾部丢弃策略而导致重复发送的数据包均被丢弃的风险,此时仍需要采用丢包重传方式来重传丢失的数据包,增加了延时。交织编码方式通过冗余编码,避免了丢包恢复时的重传,但如果对预设数量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在数据发送方进行冗余编码前,需要收集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才能编码并发送,带来了额外的延时。
可见目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的方式并不适用于高实时性的数据传输,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的方式并不适用于高实时性的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发送的原始数据包;
从所述原始数据包所属通信连接所对应的缓存队列的队首取出重发包;
将取出的重发包与所述原始数据包合并,获得合并包;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所述合并包;
将所述原始数据包加入所述缓存队列的队尾。
一种数据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原始数据包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原始数据包;
缓存队列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原始数据包所属通信连接所对应的缓存队列的队首取出重发包;
合并模块,用于将取出的重发包与所述原始数据包合并,获得合并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所述合并包;
所述缓存队列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原始数据包加入所述缓存队列的队尾。
上述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通信连接对应设置有缓存队列,发送数据时,将待发送的原始数据包与缓存队列中缓存的重发包合并后,通过该通信连接发送出去。然后将该原始数据包作为新的重发包加入缓存队列的队尾,这样以后在该原始数据包排到缓存队列队首时,就可以与其它数据包再合并后发送。这样通过发送合并包,可以避免因发送重发包而导致增加额外的数据包发送数量,减轻数据传输负担,而且原始数据包的合并发送不需要等待,适用于高实时性的数据传输。而且,一个数据包与其重发包是异步发送的,可以尽量避免连续发送数据包和其重发包导致两者均丢失的情形。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过通信连接传来的合并包;
将所述合并包拆分为原始数据包和重发包;
根据所述重发包的包序号判断是否首次接收到所述包序号的数据包;
若是,则保留所述重发包;
若否,则丢弃所述重发包。
一种数据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通信连接传来的合并包;
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合并包拆分为原始数据包和重发包;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发包的包序号判断是否首次接收到所述包序号的数据包;
第一重发包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到首次接收到所述重发包时,保留所述重发包;
第二重发包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到非首次接收到所述重发包时,丢弃所述重发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6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