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疲劳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594.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3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36/9068;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疲劳药。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疲劳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脾、肝、肾三脏功能异常,心、肺累及气血阴阳失调而造成的。现代医学认为疲劳是由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饮食、营养不合理、生活不规律以及应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
在已有技术中,强身健脑胶囊(药品标准编号YBZ05192009)为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昏目眩、易感疲劳、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的药物,其处方为:人参10g、鹿茸3g、柏子仁(制霜)80g、当归80g、白芍(土炒)80g、五味子240g、茯苓40g、甘草20g、肉苁蓉40g、地黄80g、川芎(炒)20g、酸枣仁(炒)240g、熟地黄80g、猪脑提取物17g。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四味,除猪脑提取物外,人参、鹿茸、白芍、当归粉碎成细粉;其余五味子等九味,加6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猪脑提取物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90℃)的清膏。将粉末与清膏混匀,70℃干燥,粉碎,加入适量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该工艺得到的产品经检测其主要成份芍药苷(C23H28O11)含量为每粒0.5mg,测定方法为: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该制备方法缺点是生产时间过长,工效低,工艺温度过高,其有效成份易被破坏,降低疗效。
中国专利CN102178778B公开一种安神、健脑、强身、抗疲劳药物及制备方法。是取人参、鹿茸、白芍(土炒)、当归粉碎成细粉;取柏子仁(制霜)、五味子、茯苓、甘草、肉苁蓉、地黄、川芎(炒)、酸枣仁(炒)、熟地黄加6倍量水,热回流提取4小时,滤过,滤液与猪脑提取物合并,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将细粉与清膏混匀,60℃真空干燥,粉碎,加入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每粒含白芍按芍药苷(C23H28O11)计,含量为:0.8mg/粒。
中国专利CN1256963公开了一种新的抗疲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西洋参5—15份、决明子10—20份、枸杞子5—15份、黄芪5—15份、制首乌1—10份、山楂5—15份为原料,经水提浓缩、醇提浓缩、粉碎、喷雾干燥、制粒等步骤制成。可以改善由于过度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或精神长期处于紧张所致的疲劳综合症,如精力不足、疲劳困乏、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疲劳药。
所述抗疲劳药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为:
党参5~30、茯苓5~20、白术5~12、白芍5~20、川芎3~9、炙甘草5~10、远志1.5~12、当归5~15、生地5~20、牛膝7~20、沙参5~9、熟地5~20。
所述抗疲劳药中可加入大枣和生姜,大枣和生姜的加入量可在每一剂量中加入大枣4~6个,生姜3~4薄片。
所述抗疲劳药可采用汤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丸剂、膏剂等剂型。
颗粒剂抗疲劳药的制备方法可为:
将各原料烘干,粉碎,提取,过滤,浓缩成稠膏,再加入糖和糊精,制粒,干燥后得颗粒,再将所得颗粒进行整粒,将整粒后的合格颗粒置入容器内密封,分装。
所述提取可采用水提醇沉工艺提取;所述糖可采用干燥糖粉;所述稠膏、糖、糊精的质量比可为1∶2∶1;所述制粒可将稠膏、糖和糊精放入罐内,再调整喷液量后,制粒;所述颗粒的含水量可为3%~5%。
所述抗疲劳药的汤剂煎熬方法如下:
一剂量分3次煎服。
第一次加水500ml,煎至200ml量的药汁;第二次加水400ml,煎至150ml量的药汁;第三次加水300ml,煎至150ml量的药汁。
本发明综合中西医的理论,突出疲劳由神经、内分泌、免疫三者相互作用的多因交络观点,针对疲劳的病因、病理特点,采用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抗衰老并增加心、脑等器官供血、供氧量,达到抗疲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医学院,未经厦门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