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刀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5243.X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贺鑫;王社权;刘敏;刘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24 | 分类号: | B23C5/2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姜芬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削刀片。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尤其是孔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直径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尺寸,随着对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固定结构的刀具直径不可调,因而必须具备很高的制造精度才能达到所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对刀具本身的制造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刀具的加工精度,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较多的可调式刀具,如中国专利文献CN1438929A公开了一种用于除屑加工刀具中的刀片的位置调整机构,除屑加工刀具优选是铣刀,该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孔,该第一孔凹入与用于安装刀片的刀座相连的刀具本体中,还包括有狭槽的衬套,该衬套安装在第一孔中;还包括头部有外部锥形表面特征的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装入衬套中,在该衬套的上部和刀具本体的支承表面之间形成偏斜抵靠,该支承表面布置成与第一孔相连,但该调整机构防转设计并不可靠,很难保证安装位置的精准;衬套固定安装于刀具本体而单纯依靠调整元件本身发生弹性偏转来是实现刀片位置调整,因此更大的调整量完全依赖于调整元件本身的更大的弹性变形量,后果便是容易造成调整元件弹性失效,或者使用寿命降低,另外通过调节螺钉锥形表面压入衬套锥孔的方式,调整过程会迫使调整元件锥孔外部及调节螺钉本身发生弹性变形,因此事实是该调整机构调整量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就使用刀片调整装置的刀具来说,无论对于刀具本身还是调整机构的制造精度与产品一致性要求很高,一定程度增大了产品制造难度。
另一中国专利文献CN 1596169A公开了一种用于去切屑加工的工具,包括:基体;用于可替换切削刀片的刀片座,通过刀片座邻近的调整机构可对其进行调节,该调整机构包括两个钳夹,第一钳夹能将前表面压到切削刀片的后表面上,而第二钳夹能将向后的压力表面压到基体上的至少一个固定支撑面上,在两个钳夹之间有个楔元件作用,其目的是如果需要,通过在两钳夹之间驱动楔元件来分离两个钳夹,使得第二钳夹压到固定支撑面上,同时第一钳夹从次要支撑面的基本位置向前的方向移动并压出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除了首要的固定支撑面之外,基体上至少形成一个次要的固定支撑面,第一钳夹上朝后方向的压力表面能够压在次要支撑面上,由此,当切削刀片安装在刀片座时,调整机构可在两种不同的功能状态之间重复调整,两个不同的功能状态为:第一状态,通过钳夹的第一前表面压在切削刀片上同时期压力表面压在次要支撑面上,第一钳夹在基本位置夹持切削刀片,由此,第二钳夹由于未有效压到首要支撑面上而不起作用;第二状态,在钳夹之间最初楔入楔元件之后,第二钳夹压到首要支撑面上,在切削刀片置换期间,第一钳夹通过楔元件额外的楔入,可从次要的支撑面在基本位置向前的方向上移动,由此,不管调整机构的状态如何,切削刀片及其后表面总与钳夹的第一前表面密切接触,该调整机构存在以下缺陷:一、调整机构安装方式较为复杂,需要通过额外的专用工具将调整机构压装固定到基体槽内部,因此难于保证安装位置的精准;二、调整机构与基体之间过盈配合固定的装配方式不利于调整机构失效后的快捷更换,容易因为调整机构的失效而造成整个刀具的报废;三、调整机构单纯依靠调整元件本身发生弹性偏转来是实现刀片位置调整,因此更大的调整量完全依赖于调整元件本身的更大的弹性变形量,后果便是容易造成调整元件弹性失效,或者使用寿命降低;四、通过调节螺钉楔形表面楔入调整机构轴孔的方式,理想的结果是狭槽两侧钳夹产生大致相等的弹性变形,而实际上第二钳夹始终压靠于固定支撑表面无法按照理想的趋势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调整时会迫使调整元件锥孔外部及调节螺钉本身发生弹性变形,因此事实是该调整机构调整量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五、工具调整状态下从切削刀片到基体之间应力传递需要通过第一钳夹、楔形元件以及第二钳夹,对于楔形元件及部件之间配合精度的保证,需要通过提高工具本身及调整机构的制造精度来实现,所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具本体与调整机构的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便于调整且调整精度高的切削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板管头切割装置
- 下一篇:组合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