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4002.3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晋挺;王治平;胡新林;马玲;孙建友;赵婧;万健炜;张泽龙;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试验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悬架杆件的作用。汽车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载荷很多也是通过副车架传递到车身上。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严苛的路况,会产生很大的载荷,如果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或是断裂等情况,会失去对车子的支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不但会给汽车造成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
为了得到安全可靠的副车架结构,在研发过程中,主机厂设计了大量的验证试验。但由于每个车型的副车架安装结构都会有小的差别,造成每个车型的副车架的试验夹具都要从新开发,不但增加了设计周期,而且还要增加研发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实现不同车型的副车架开发过程中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的通用化,减少了试验台架的设计和生产成本,有效的缩短了副车架的开发周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试验底板上的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端面安装有加强肋板,加强肋板上端面固定有顶板,顶板上端面设有间隔分布的水平滑轨,固定基座上端滑动安装有副车架固定组件。
所述的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基座的加强肋板下端面四个拐角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对称分布有立柱,立柱外套装有套管,其中左端的两个套管壁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分别设有斜支撑管,右端的两个套管壁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共同设有斜支撑板。
所述的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车架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端面的底座,底座上端设有拱形的支撑架,支撑架前后端面均对称设有纵向板,纵向板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垂直滑轨,垂直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支架,同侧的移动支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支架。
所述的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支架包括与垂直滑轨相配合的L形板,L形板的水平板与竖直板相邻面之间设有间隔分布的弧形肋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采用厚金属件焊接而成,结构刚度大,可以避免由于刚度不足造成对副车架耐久试验结果的影响。
本发明的副车架安装点支架可以实现空间的位置移动,避免了因平台车空间变动造成的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的重新设计,很好的实现了副车架试验设备的通用化与平台化,有效的缩短副车架的开发周期和研发成本。
本发明中的各部件多数为螺栓连接,可进行拆卸,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尺寸的安装结构,用于底盘其他试验的固定夹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副车架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支架与垂直滑轨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试验底板上的固定基座1,固定基座1上端滑动安装有副车架固定组件2。
固定基座1包括安装底板1-1,安装底板1-1上端面安装有加强肋板1-2,加强肋板上端面固定有顶板1-3,顶板1-3上端面设有间隔分布的水平滑轨1-4,顶板1-3由40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在台面上设计有四条贯通的熬成(水平滑轨1-4),凹槽成凸型界面,开口的宽度和深度根据M14的螺栓尺寸设计而成;加强肋板下端面四个拐角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对称分布有立柱1-5,立柱为直径为80mm,壁厚为10mm的厚钢管加工而成,立柱1-5外套装有套管1-6,其中左端的两个套管壁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分别设有斜支撑管1-7,右端的两个套管壁于安装底板上端面之间共同设有斜支撑板1-8。
特别的,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在立柱套管1-6间设计有加强肋板1-2,加强肋板1-2的厚度为5mm,加强肋板1-2和套管1-6、安装底板1-1和水平滑轨1-4之间焊接在一起,并且在加强肋板上开有圆孔,一方面实现了设备的减重,一方面可以让一些线路从孔中穿过,起到固定线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4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