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CT,MRI,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3762.2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1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顺;汪鑫;龚莹;刘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6 | 分类号: | A61K49/06;A61K49/04;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ct mri 稀土 荧光 功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T,MRI,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复合微球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材料复合功能性的开发一直是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如今,材料诸如环境响应,蛋白质分离,基因分离,水质净化,靶向载药,药物缓释治疗,荧光探针等多种功能已经在工业生产和生物医药领域有了长足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许多成像诊断如荧光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往往都需要加入纳米复合材料以增强成像效果。其中MRI是一种常用的无创伤、高空间分辨率的实时检测手段。根据弛豫方向(横向与纵向)的不同,它的造影剂可以分为T1和T2两类,分别对应正增强和负增强造影两种效果。Fe3O4纳米粒子由于其良好的超顺磁性,可以被用作T2造影,其使用剂量小,毒副作用不大,因而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CT同样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处理手段,可以高效地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的三维结构细节,它主要分平扫和造影增强扫描。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造影剂主要是含碘小分子造影剂,实验室合成的含碘稀土铕(Ⅲ)配合物Eu(AA)2(DTA)Phen,同时具有CT,荧光双重功能,是对含碘小分子造影剂的一种改进研究,具有很大的科研潜力。
赋予纳米复合微球多种功能性一直是研究热点。成像诊断中往往也使用多种成像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更高的诊断精度。因此,我们尝试以苯乙烯和具有CT,荧光双功能的含碘稀土铕(Ⅲ)配合物为壳,以Fe3O4纳米粒子为核,通过两步法种子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作具有稀土荧光,MRI和CT造影三重功能的高分子微球,虽然具有此类三重功能的微球已有报道,但用含碘稀土配合物与Fe3O4纳米粒子相结合的微球鲜有报道,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CT,MRI,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并尝试作为潜在的MRI和CT造影剂,在生物医药领域加以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新型CT,MRI,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内核为Fe3O4纳米粒子,外壳为苯乙烯和具有CT,荧光双功能的含碘稀土铕(Ⅲ)配合物Eu(AA)2(DTA)Phen。
所述微球的粒径为50-200nm。
所述微球在波长为276nm的紫外激发光照射下能产生593nm和617nm两个波长的荧光发射峰。
所述三功能微球微球具有T2加权核磁造影成像(MRI)效果,其造影效果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所述三功能微球具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效果,其造影效果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本发明的新型CT,MRI,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通过两步法种子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得,具体方法如下:
(1)用丙烯酸,1,10-邻菲啰呤,泛影酸制备CT,荧光双功能的含碘稀土铕(Ⅲ)配合物Eu(AA)2(DTA)Phen;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加入油酸,十一烯酸钠两步改性成水性;
(2)将水性Fe3O4纳米粒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引发剂过硫酸钾加入水中,于反应釜搅拌均匀,在60-80℃下反应1-2h,加入Eu(AA)2(DTA)Phen,继续反应4-7h,即得本发明的新型CT,MRI,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乳液。
步骤(1)中,CT,荧光双功能的含碘稀土铕(Ⅲ)配合物Eu(AA)2(DTA)Phen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丙烯酸(AA),1,10-邻菲啰呤(Phen),泛影酸(DTA)以2.5:1:1.5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溶剂选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乙醇加入量为每1mmol邻菲啰呤加入45ml,混合比例为乙醇与水体积比5:1,均匀搅拌;
步骤二:将氯化铕的乙醇溶液(0.1mol/L)加入反应釜,其中氯化铕与1,10-邻菲啰呤的摩尔比为1:1,均匀搅拌,温度控制在60℃,反应7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3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