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系统及采用其的旋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463.7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泉;姚建方;韦树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B60K17/10;B60K25/06;A01B71/00;A01D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系统 采用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耕机的传动系统及配置此种传动装置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产品的发动机、变速箱、动力输出传动箱的布置关系有两种。第一种,行走变速箱在最前方,发动机横置居中,动力输出传动箱最后,发动机动力通过皮带传递给前方的行走变速箱和后方的动力输出传动箱。缺点:1.发动机必须横置,水箱侧置,水箱罩平面因与前进方向成90°容易吸灰而易发生水温过高的故障;2.发动机与水箱的组合使的整机左右宽度较大,不利于左右重心布置;3.皮带传动效率低(比直联低10~15%)。第二种,发动机纵置于机架的最前方,与居中的行走变速箱直联,动力输出传动箱在最后。为便于连接及考虑强度,行走变速箱与动力输出传动箱设计为联体。缺点:1.为保证驱动可靠,行走变速箱必须与机架刚性连接,从而使与其联接的发动机和动力输出传动箱也必须与机架刚性连接,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将直接影响驾驶室的振动,以至于在硬路面上行走时振动非常大。2.行走变速箱与动力输出传动箱设计为联体,结构复杂、体积大、强度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体积大、强度差、传递效率低等缺点,本发明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的传动系统。
一种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输出传动箱、液压泵、液压马达、行走变速箱,其征在于:动力输出传动箱通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与行走变速箱相连。
优选地,动力输出传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液压泵相连,液压泵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相连,液压马达与行走变速箱相连。
优选地,动力输出传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液压泵花键连接,液压马达与行走变速箱通过花键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油散热器,液压元件,液压油箱,液压元件由控制方向的控制阀、对液压油起到过滤作业的液压油精滤组成,油散热器安装在水箱罩内,液压油箱安装在操作机架的前端靠下的位置,液压阀安装在操作机架后端靠下的右侧,液压油精滤安装在底盘机架的左侧边框上。
优选地,所述液压油滤清器具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泵的进油口连通。
优选地,液压元件还包括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安装在底盘机架上,与悬挂系统相连,控制悬挂系统升降。
优选地,液压元件还包括转向油缸,其安装在行走变速箱前下方,控制行走变速箱转向。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与悬挂系统相连,为悬挂系统提供动力。
优选地,行走变速箱、动力输出传动箱直线排列于底盘机架正中央,行走变速箱前置,动力输出传动箱后置。
优选地,动力系统适用于履带式旋耕机、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收割机上。
一种旋耕机,包括上述之一的传动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行走变速箱、动力输出传动箱纵向排列于机架的正中央,左右重心平衡;动力输出传动箱与行走变速箱之间通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连接,方便布置,传递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油路图;
图中标号:11‐底盘机架;21‐发动机;211‐减震垫;212‐飞轮;27‐行走变速箱;28‐动力输出传动箱;281‐动力输入轴;282‐第二动力输出轴;35‐液压泵;36‐液压马达;334‐油管;32‐油散热器;34‐液压油箱;333‐液压油精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动力系统,适用于履带式旋耕机、履带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收割机上,包括动力输出传动箱28、液压泵35、液压马达36、行走变速箱27,行走变速箱27、、动力输出传动箱28直线排列于底盘机架11正中央,行走变速箱27前置,动力输出传动箱28后置,动力输出传动箱28的动力输入轴281与发动机的飞轮212刚性连接,动力输出传动箱28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液压泵35花键连接,液压泵35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36相连,液压马达36与行走变速箱相连27花键连接,第二动力输出轴与悬挂系统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2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油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支撑辊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