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历史典籍信息的空间集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1362.8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5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迪;贺力;闾国年;刘龙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国历史 典籍 信息 空间 集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国历史典籍信息的空间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众多研究机构、图书馆和信息技术公司纷纷对卷帙浩瀚、包罗万象的中国历史典籍进行开发利用,建立了大量的历史典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例如:台湾中研院的汉籍文献电子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古籍资源库、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中国基本古籍库、二十五史研习系统、全唐诗、全宋诗等信息系统,迪志文、书同文等公司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电子版典籍。然而,现有的历史典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侧重书目和全文检索,且各自独立开发,造成日益突出的“历史典籍信息孤岛”问题,无法进行历史典籍信息的广泛共享与集成。
在历史地理领域,复旦大学、台湾中研院和中国社科院构建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中华文明之时空架构和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以数字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集成了部分历史典籍信息,但应用范围仅局限于平台内部,平台间尚未实现信息共享,更无法进行历史典籍信息的广泛共享与集成。其主要问题在于这三套平台均专注于历史地图、历史地名的搜集和数字化,而没有从历史典籍信息综合分析的角度去考虑构建一个体系完整而又结构有限的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进而在此框架下进行历史典籍信息的空间集成和综合分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历史典籍信息难以进行广泛共享与集成的问题,克服现有历史典籍数据库、信息系统和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独立封闭,历史典籍信息仅能在平台内部进行有限集成等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国历史典籍信息的空间集成方法,通过空间框架实现平台独立的历史典籍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国历史典籍信息的空间集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时间单元和空间单元,确定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按照时间结构分别构建各个历史时期的空间框架。
所述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以空间框架为主,在空间框架中体现时间要素。由时间单元和空间单元共同构成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基本单元,这些单元可分割,并具有一定的层次等级结构,上级基本单元由若干个下级基本单元组成,只有最低层级的基本单元不可分割。
所述时间单元和空间单元的选择,主要依据中国历史典籍信息中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的特征,以及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演变过程,选择基本的、稳定的时间单元和空间单元。
所述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时间结构,主要依据中国行政区划体系演变过程的阶段划分。以朝代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不限于朝代划分法,构成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时间结构。
所述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空间结构,主要指由空间单元构成的层次等级结构,即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的空间框架。该空间结构应该是体系完整而又结构有限的。依据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演变过程,提炼确定一个稳定的、通用的行政区划体系作为中国历史典籍信息集成框架的空间结构。
根据上述选择的时间单元和空间单元,以及确定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别构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空间框架。空间框架构建的主要内容是采集每个空间单元的基本信息并按照空间结构建立各空间单元间的层级关联。空间单元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唯一编码、名称、级别、历史时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空间位置和范围信息。
所述空间单元的唯一编码,代表空间单元在空间框架中的位置标记。通过该编码可以定位空间单元在整个空间框架中的位置,可以向上和向下追溯与其具有层级关联的空间单元,还可以间接地获取其同一层级的其它空间单元。
(2)对某条具体的历史典籍信息,提取该条历史典籍信息中的空间信息并将其与对应历史时期的空间框架进行逐级匹配,将位置标记添加到该条历史典籍信息中;重复上述步骤,建立具有位置标记的历史典籍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1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接进行进风温度检测功能开发的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