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大型高炉定检恢复出第一炉铁累积风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50368.3 | 申请日: | 2015-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唐顺兵;李夯为;赵新民;梁建华;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大型 高炉 恢复 第一 累积 风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炼铁定期检修恢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高炉定检送风后,需要通过快速加风和提高风温,来均匀加热炉缸,实现炉况恢复出第一炉铁时渣铁热量充沛,流动性良好,且有一定的渣铁量,不能出现一打开铁口就出现空吹现象,炉前作业劳动强度加大的现象。而如果出铁晚,累积风量过多,则炉内会出现憋风,破坏煤气流分布,导致高炉滑料、崩料和悬料,甚至烧坏风口等炉况失常现象,从而影响定检恢复进程,甚至导致定检恢复失败,经济损失巨大。为此需要计算好定检恢复送风后的累积风量,以此计算出渣铁生成量达到一定量后打开铁口为最佳时机。
高炉冶炼生产具有“黑匣子”的特点,尽管在炉本体上安装了大量的检测电偶和热风流量及压力计,以及炉身大量的检测点,都未能反映出高炉炉缸内渣铁集聚及生成过程。由此对何时出定检恢复第一炉铁,其累积风量达到多少合适,是对高炉定检恢复操作者生产水平的一个巨大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能够比较清晰地指出高炉定检恢复过程中第一次铁的累积风量,使打开铁口出第一炉铁具有一定的渣铁量,且渣铁热量和流动性好。
本发明技术方案:确定大型高炉定检恢复出第一炉铁累积风量的方法,累积风量37.0万~43.0万m3,出铁时风量3800~4200m3/min,开始出第一炉铁时要求铁水生成量达到290~375t,炉渣生成量90~120t,确保出铁见渣后铁水测温达到1450℃以上。渣铁生成量的计算:
大型高炉铁口中心线到风口大套下缘的高度一般为3.5~3.9m,炉缸区安全容铁体积350m3,这里计算暂取350m3。
则可储留铁水体积:炉缸区安全容铁体积×0.35=350m3×0.35=122.5m3(其中0.35为焦炭填充炉缸后的空隙率)。
0.35为焦炭填充炉缸后的空隙率是常数,为经验取值。
本发明比较清晰地指出高炉定检恢复过程中第一次铁的累积风量,使打开铁口出第一炉铁具有一定的渣铁量,且渣铁热量和流动性好,渣铁排出炉外后,易于流动,不糊渣铁沟及主沟,减轻炉前作业强度,为高炉定检恢复过程顺利加风,恢复喷煤,提高风温,炉顶压力和进焦炭负荷,实现顺利定检恢复,达产达效。
具体实施方式
大型高炉定检送风恢复过程中不同累计风量下渣铁生成体积和炉缸区安全容铁体积的计算见表1。
表1 大型高炉不同累积风量下渣铁生成体积和炉缸区安全容铁体积的计算表
上表几个计算参数及结果的几点说明:
1)铁水密度取7.0t/m3。
2)炉渣密度2.0t/m3。
3)送风初期吨铁风耗取1150~1200t/m3。
4)炉缸渣铁液面高度取炉缸渣铁容积率0.6。
5)炉缸直径为14.0~14.2m,面积为153.9~158.36m2。设计高炉时可过调整铁口中心线到风口大套下缘距离(即调整炉缸高度)来调整炉缸区安全容铁体积。
大型高炉定检恢复出第一炉铁的累积风量为37.0万~43.0万m3,出铁时风量3800~4200m3/min,开始出第一炉铁时要求铁水生成量达到290~375t,炉渣生成量90~120t,在这个渣铁生成量下有利于加热炉缸,储备热量,确保出铁见渣后铁水测温达到1450℃以上。计算渣铁生成量按吨铁风耗1150~1200m3/t计算,打开铁口的时间和所能达到的风量和累积风量均与加风节奏也有关系。
累计生铁与炉渣生成量体积总和为90~120m3,风量3800~4200m3/min,占炉缸区安全容铁体积的1/3左右,打开铁口为最佳时机,此时既有一定的渣铁生成量和热量,高炉又不会憋风。
大型高炉定检后送风恢复过程原始数据见下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0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