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及AP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0364.5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通;许宏吉;陈江华;宋敬彬;柳玉琨;刘作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信道 切换 方法 ap | ||
1.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检测无线接入点AP在连接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和丢包率;
检测到所述干扰信号强度超过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超过第二阈值,则向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发送信道切换询问消息,以确定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是否支持信道切换;
在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支持信道切换的情况下,获取所述AP在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并将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最小的信道确定为目标切换信道;
向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以使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包率为差错丢包率;
所述差错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
统计所述连接信道的连续M个数据包中出现差错丢包的数据包个数,将所述M个数据包中出现差错丢包的数据包所占的比例作为差错丢包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在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AP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除所述AP外的其它AP的信号强度的总和,作为所述AP在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一个信道上除所述AP外的其他AP的信号强度的总和:
RssiSum(i)=1*∑rssi(j)1+a*∑rssi(j)2+b*∑rssi(j)3
其中,RssiSum(i)代表信道i上的干扰信号强度,∑rssi(j)1代表信道i上当i=j时除所述AP外的其他AP信号强度之和,∑rssi(j)2代表信道i上当|freq(i)-freq(j)|<10时除所述AP外的其他AP的信号强度之和,∑rssi(j)3代表信道i上当10≤|freq(i)-freq(j)|<20时除所述AP外的其他AP的信号强度之和,freq(i)代表信道i的中心频率,freq(j)代表信道i的中心频率外的其它频率;a,b代表影响系数,0.5<a<1,0<b<0.5。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切换命令中包括最大信道切换时间,所述最大信道切换时间为所述连接信道上的所有接入站点进行信道切换需要的最大切换时间;
所述AP超过所述最大切换时间未收到所述接入站点的切换反馈消息和/或接收到的所述切换反馈消息中包含切换失败的信息,则回滚到所述连接信道。
6.一种无线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AP在连接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和丢包率;检测到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所述丢包率是否超过第二阈值;确定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是否支持信道切换;在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支持信道切换的情况下,获取所述AP在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并将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最小的信道确定为目标切换信道;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连接信道上所述AP的干扰信号强度超过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超过第二阈值后,向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发送信道切换询问消息;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目标切换信道后,向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以使所述连接信道的所有接入站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信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包率为差错丢包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所述差错丢包率:
统计所述连接信道的连续M个数据包中出现差错丢包的数据包个数,将所述M个数据包中出现差错丢包的数据包所占的比例作为差错丢包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AP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除所述AP外的其它AP的信号强度的总和,作为所述AP在扫描到的各个信道上的干扰信号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03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