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屑形成的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9246.2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9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贾振元;王福吉;高汉卿;殷俊伟;付饶;宿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关慧贞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切屑 形成 仿真 方法 | ||
1.一种切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屑形成的仿真方法,其特征是,仿真方法运用有限元仿真技术,通过对工件和刀具进行二维宏观建模,使用虑及损伤的本构关系,并引入最大刚度退化系数,利用Hashin失效准则作为计算材料开始失效的判据,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创建几何模型,采用二维等效均质(EHM)建模方法,工件为二维变形体,且由于不考虑刀具变形,刀具为刚体;
步骤2:运用四面体结构性网格生成方式,并定义单元类型为线性平面应力单元,设置最大刚度退化系数为d最大:
式中,δeq为等效应力,为起始等效应变,为材料破坏应变,取最大刚度退化系数为:d最大=0.7;
步骤3:工件材料选为线弹性材料,并采用虑及损伤的本构;失效准则为Hashin失效准则,设定沿纤维方向以及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压强度;以断裂能作为最终失效判据,即材料达到设定断裂能,单元失效删除;最终定义纤维方向,分别定义纤维方向角度θ=0°,45°,90°,135°四种典型纤维角度,完成工件材料定义;
其中,所述的虑及损伤的本构模型为:
式中,ε1,ε2,γ12分别为纤维方向应变,垂直于纤维方向应变和工程剪应变;df,dm,ds分别为纤维破坏损伤因子,基体破坏损伤因子,剪切破坏损伤因子;E1为纤维方向弹性模量,E2垂直于纤维方向弹性模量,G12为剪切模量,υ12为泊松比;σ11,σ22,τ12分别为纤维方向应力,垂直于纤维方向应力和剪应力;
使用的失效准则为Hahsin失效准则,公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纤维拉伸失效,纤维压缩失效,基体拉伸失效,基体压缩失效;XT,XC,YT,YC分别为纤维方向拉伸强度,纤维压缩强度,基体拉伸强度,基体压缩强度;SL,ST分别为为沿纤维方向剪切强度和垂直于纤维方向剪切强度;分别为纤维方向应力,垂直于纤维方向应力和剪应力;
步骤4:分别导入网格工件和刀具,进行装配;刀具与工件尽量靠近,但不能相互侵入;
步骤5:定义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方式,首先定义接触属性,摩擦类型为库伦摩擦,切向接触方式定义为罚接触,摩擦系数为0.4,法向接触方式定义为硬接触;刀具与工件接触类型为面点接触,即选择刀具外表面和工件切削区的节点作为相互接触对;
步骤6:给定刀具切削速度,并设置工件边界约束;在设置边界约束时,选择工件底边上所有点,限制其6个方向的自由度,工件即被固定;
Ux=Uy=Uz=URx=URy=URz=0
式中:Ux,Uy,Uz分别为沿x,y,z方向移动的自由度,URx,URy,URz分别为绕x,y,z转动的自由度;
步骤7提交任务,分别提交切屑纤维方向角度θ=0°,45°,90°,135°四种典型纤维角度的仿真切削结果,从而得到不同纤维角度下切屑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92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塑性铰位移空间任意点性能状态确定方法
- 下一篇:倒装芯片封装协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