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干法造粒的加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7590.8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照;尹东明;徐志勇;黄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65G6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干法造粒 加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干法造粒的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陶瓷,尤其是陶瓷墙地砖的原料制备领域,全都采用湿法球磨工艺,即采用一种喷雾干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进厂的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并在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制备出达到一定细度的泥浆,然后再通过喷雾干燥塔将泥浆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均匀大小颗粒状物料。传统的湿法工艺由于需要先加水后除水,使得原料先由干变湿,再由湿变干。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热能,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违背了节能减排的生产要求。
目前新型的陶瓷干法造粒技术是建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此干法造粒工艺是通过将物料研磨成极细的干粉料,然后将粉料送入造粒机中,并向造粒机内喷洒水雾,使得粉料与水混合而具有粘性,并进行切割搅拌,从而形成球状颗粒。该工艺无须进行除水烘干,因此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也避免了碳的排放,符合了现代化绿色生产的要求。
但是在现有干法造粒的加料系统中只是采用单阀门来控制粉料的流量,这样的话由于粉料的流动性很好,单阀门控制流量误差大;而且粉料非常细小,会藏在阀门的空隙中,因此现有的加料系统无法精确控制粉料的加料量;而在干法造粒过程中,加料量的控制对造粒的质量和连续性运转影响很大,粉料加得过多或者太少,都要重新设置造粒参数,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加料量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出一种陶瓷干法造粒的加料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干法造粒的加料系统,包括机架、储料仓和称重仓;所述储料仓和所述称重仓均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称重仓的上方,且通过管道连接;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储料仓与所述称量仓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之间设置有给料器。
优选的,所述称量仓内设置有精密称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气动闸阀或气动蝶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气动蝶阀或气动闸阀。
优选的,所述给料器通过法兰安装固定于所述连通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给料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叶片转子和驱动所述叶片转子转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给料器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的中心轴,所述叶片转子安装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壳体,其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轴套内。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阀、给料器和第二控制阀,从而确保了加料的准确性,满足造粒机的参数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给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给料器落料的示意图。
其中:1为机架,2为储料仓,3为称重仓,4为第一控制阀,5为第二控制阀,6为给料器,7为称重传感器,8为造粒机,9为法兰,61为壳体,62为叶片转子,63为减速电机、驱动装置,64为中心轴,100为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陶瓷干法造粒的加料系统,包括机架1、储料仓2和称重仓3;所述储料仓2和所述称重仓3均安装于所述机架1;所述储料仓2位于所述称重仓3的上方,且通过管道连接;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设置于所储料仓2与所述称量仓3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4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之间设置有给料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