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蚊方法及用于该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3437.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宪雄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6;A01N59/00;A01N37/36;A01N31/02;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用于 中的 引诱 装置 | ||
1.一种捕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一种可挥发形成气味诱饵的引诱剂装置放置在捕蚊器的进气口处,利用引诱剂挥发形成的气味诱饵将蚊子吸引到该区域,然后利用捕蚊器产生的负压气流将蚊子吸入至捕蚊器内部,对蚊子形成捕杀;
其中,所述的引诱剂包括分别放置于三个相互隔离空间内的、三种可挥发的不同的物质,这三种物质分别为:乳酸、辛烯醇、以及能够裂解释放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所述的三种物质分别通过各自空间设置的通孔向外挥发,构成对蚊子形成吸引的气味诱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辛烯醇为液体,将其浸入在可吸附液体的载体内,通过载体降低乳酸、辛烯醇的流动性及控制其挥发率;乳酸、辛烯醇挥发率控制在0.1-10毫克/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够裂解释放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合物为固态的碳酸氢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捕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氢铵采用以碳酸钙为黏合剂,通过加压形成块状物,以降低碳酸氢铵的挥发表面积和控制挥发率;所述的碳酸氢铵挥发率控制在1-300毫克/小时。
5.一种用于捕蚊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三个相互隔离空间的诱饵盒,三种可挥发的不同的物质分别放置于三个空间内,这三种物质分别为:乳酸、辛烯醇、以及能够裂解释放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所述的三种物质分别通过各自空间设置的通孔向外挥发,构成对蚊子形成吸引的气味诱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捕蚊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辛烯醇为液体,将其浸入在可吸附液体的载体内,通过载体降低乳酸、辛烯醇的流动性及控制器挥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捕蚊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辛烯醇挥发率控制在0.1-10毫克/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捕蚊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够裂解释放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合物为固态的碳酸氢铵;所述的碳酸氢铵采用以碳酸钙为黏合剂,通过加压形成块状物,以降低碳酸氢铵的挥发表面积和控制挥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捕蚊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氢铵挥发率控制在1-300毫克/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捕蚊方法中的引诱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饵盒由构成三个相互隔离空间的塑胶筒体、覆盖在塑胶筒体开口的锡箔纸、以及塑胶顶盖组合而成,所述的顶盖上对应三个相互隔离的空间分别开设有通孔;三种物质分别放置于三个空间内以后,通过锡箔纸将三个空间密封,再通过顶盖与筒体开口的配合将锡箔纸锁紧;通过尖锐物体穿过顶盖上的通孔刺破锡箔纸令三种物质向外挥发气味诱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宪雄;,未经刘宪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4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冷冻载体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饲养昆虫的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