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豆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3231.5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陆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豆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扦插育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豆树扦插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etWils),又称鄂西红豆树、花梨木、花榈木,是蝶形花科红豆树属的常绿或半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树树形优美,叶色浓绿苍翠,木材光滑坚硬、纹理美丽,具有极高的材用、景观和森林文化价值。由于该树种经济价值高,砍伐利用严重超过其种植和生长速度,导致其分布范围日益狭窄,野生资源渐趋枯竭。再加上生产上多采用红豆树裸根苗造林,因受自然条件和造林季节等限制,造林成活率与成效不稳定。红豆树结实较迟且不稳定,一般35a左右才开花结实,50 a以后才进入结果盛期,之后通常3~5 a开花结果1次,但其种子传播扩散和自然繁衍的能力差,种子来源少,种苗紧缺,严重制约了红豆树的发展规模。
因此,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对红豆树扦插育苗不断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红豆树扦插育苗过程中生根时间长,生根率低,且苗木成活率低,无法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豆树扦插育苗的方法,生根时间短,生根率高,且苗木成活率高,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红豆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插床准备:在大棚中建立插床,大棚使用遮阳网遮荫,给每个插床配置塑料小棚,床宽1.3~1.4m,将新黄心土、细砂与营养土按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扦插基质,铺在插床上,厚度为16~20cm,扦插前再用高锰酸钾对插床进行消毒;
(2)插穗采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已木质化的枝条为插穗,插穗长度8~10 cm,留3~4个节,顶部保留2~3片叶,茎上端距芽0.5~1cm处剪平,茎下端剪斜切面45°;
(3)插条处理:插条切口处蘸些草木灰或用烧热的金属快速烧灼伤口进行插条伤口处理,插条下端切口放入150~300mg/L的复合生根剂水溶液浸泡3~5小时,浸泡插条基部4~5 cm,然后用消毒液处理10~15 min后备用;
(4)扦插方法:每12枝插条为l小区,插条插入基质4~5cm,扦插株距6~7 cm,行距10~12 cm,插后用手压实,使插条下端与基质紧密接触,然后浇透水,并搭弓罩薄膜密闭保湿;
(5)插后管理:保持弓罩薄膜内的温度为20~28℃,湿度为85~90%,使插条及其叶片有光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新黄心土、细砂与营养土按照重量比例为3:2:1混合均匀。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在进行扦插前3~5天对插床浇灌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并用薄膜封盖起来,2~3天后用清水漫灌冲洗2~3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复合生根剂中包括ABT6和维生素,ABT6和维生素的重量比为20~25: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消毒液为6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维生素为维生素B12或维生素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生根时间短,生根率高,且苗木成活率高,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红豆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插床准备:在大棚中建立插床,大棚使用遮阳网遮荫,给每个插床配置塑料小棚,床宽1.3m,将新黄心土、细砂与营养土按照重量比例为3:2:1混合均匀作为扦插基质,铺在插床上,厚度为16cm,在进行扦插前4天对插床浇灌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并用薄膜封盖起来,2天后用清水漫灌冲洗3次;
(2)插穗采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已木质化的枝条为插穗,插穗长度8 cm,留3个节,顶部保留2片叶,茎上端距芽0.5cm处剪平,茎下端剪斜切面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