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红外成像用硫化锌的水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896.0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军;褚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汇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9/08 | 分类号: | C01G9/08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红外 成像 硫化锌 水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红外成像用硫化锌的水洗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锌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以应用在红外成像上,但是,硫化锌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了一些其他的离子来加速硫化锌的沉淀,这就造成了硫化锌中混有一些溶于水的化学杂质,因此需要经过水洗处理,去除硫化锌中的杂质。然目前的水洗装置水洗效果差,并不彻底,硫化锌与清洁水之间的接触少,反应慢,造成杂质清除不彻底,进而得到的硫化锌纯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红外成像用硫化锌的水洗装置,该水洗装置可以使硫化锌得到充分而快速的水洗,确保硫化锌的杂质充分溶解,提高硫化锌的纯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红外成像用硫化锌的水洗装置,包括釜体、竖直转动安装于釜体内的搅拌轴,固定于釜体上与所述搅拌轴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釜体的釜顶设置有进料口,釜体的釜底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釜身和釜底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轴包括位于上部的竖直轴体和位于下部的水洗管,该水洗管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竖直轴孔,该竖直轴体与水洗管同轴设置,该竖直轴体的下端与水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并将竖直轴孔的上端封堵,该水洗管上设置有若干根水平的搅拌杆,该搅拌杆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水平轴孔,该水平轴孔与所述竖直轴孔连通,所述水洗管上和搅拌杆上均设置有喷嘴,该水洗管的下部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连通,该进水管贯穿所述釜底且与釜底焊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杆上的喷嘴均朝上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缠绕于釜身外部的侧导热管、固定于釜底底部的底导热管,该侧导热管和底导热管均与导热液加热器连通,该导热液加热器与侧导热管和底导热管构成了导热液流通回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导热管包括固定于釜底底部的若干圈导热管,该若干圈导热管同心设置,该若干圈导热管之间通过径向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架,所述水洗管通过辅撑轴套转动安装于内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出料口设置于釜底的正中心。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水洗装置利用搅拌轴可以将硫化锌物料充分搅拌,并且用于水洗的纯净水从进水管通入到搅拌轴内并从搅拌轴上的喷嘴喷出,从而使纯净水与硫化锌物料充分反应,该加热装置可以确保反应处在一个最佳温度,最终确保水溶性杂质能够充分溶于水中,溶解反应完成后,搅拌轴停止搅拌,静止分层,硫化锌沉淀和液体从出料口分层放出。这样,该水洗装置边搅拌边水洗,溶解彻底,溶解速度快,硫化锌的纯度高。
又由于所述搅拌杆上的喷嘴均朝上设置,因此,搅拌干上的喷嘴可朝上喷淋,而硫化锌物料是由上而下落料,可使纯净水对硫化锌冲淋,反应更加彻底完全。
又由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缠绕于釜身外部的侧导热管、固定于釜底底部的底导热管,该侧导热管和底导热管均与导热液加热器连通,该导热液加热器与侧导热管和底导热管构成了导热液流通回路,该加热装置可以充分对釜底、釜身进行加热,确保水洗反应处在一个最佳温度,加速溶解。
又由于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架,所述水洗管通过辅撑轴套转动安装于内支架上,这样,搅拌轴上端和下端均有支撑,提高了搅拌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图;
附图中:1.釜身;2.釜顶;3.釜底;4.搅拌轴;41.竖直轴体;42.水洗管;5.电机;6.减速器;7.进料口;8.搅拌杆;9.喷嘴;10.导热液加热器;11.出料口;12.旋转接头;13.进水管;14.底导热管;15.侧导热管;16.内支架;17.辅撑轴套;18.径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汇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汇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