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发泡助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9512.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云河北发泡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65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发泡 助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结构陶瓷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陶瓷发泡助剂。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泡沫陶瓷主要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浸入适当组成和牯度的陶瓷浆料中,使泡沫塑料均匀吸附适当陶瓷泥浆,再经过陶瓷制备工艺中的干燥、烧成工序,从而得到隅眼状的泡沫陶瓷。该方法制备的泡沫陶瓷容重低,强度也较高。在泡沫陶瓷生产过程中,对泡沫陶瓷的容重和强度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发泡工艺,因此发泡剂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有发泡剂在发泡过程中,由于在发泡速度和发泡时间上的偏差,影响了泡沫陶瓷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泡沫陶瓷内的气泡分布均匀且大小可控的陶瓷发泡助剂。
本发明陶瓷发泡助剂,该陶瓷发泡助剂的原料是由27-35重量份的硅酸盐、18-27重量份的水溶性炭黑、1-5重量份的成型剂、2-8重量份的抗裂剂、2-8重量份的气化剂和30-38重量份的钾长石组成,将上述原料研磨成细度在200目以上的粉末混合即可制成该陶瓷发泡助剂。
进一步的,该陶瓷发泡助剂的原料是由29-33重量份的硅酸盐、20-25重量份的水溶性炭黑、2-4重量份的成型剂、3-7重量份的抗裂剂、3-7重量份的气化剂和32-36重量份的钾长石组成。
进一步的,该陶瓷发泡助剂的原料是由31重量份的硅酸盐、22重量份的水溶性炭黑、3重量份的成型剂、5重量份的抗裂剂、5重量份的气化剂和34重量份的钾长石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剂是由铝矾石矿物粉制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气化剂由60%的高温气化剂和40%的低温气化剂组成,所述高温气化剂为碳化硅、碳酸钙或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温气化 剂为碳酸镁。
进一步的,所述抗裂剂为SY-G型高性能膨胀抗裂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气化剂由高温气化剂和低温气化剂组成,能够在生产温度逐步上升时均匀发泡,成型剂能够像框架一样控制气化剂发泡时形成大小可控且分布均匀的气泡,用于制造超轻质化保温陶瓷型材,有效降低发泡陶瓷产品的容重低,同时提高其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陶瓷发泡助剂的原料是由27重量份或29重量份或31重量份或33重量份或35重量份的硅酸盐、18重量份或20重量份或22重量份或25重量份或27重量份的水溶性炭黑、1重量份或2重量份或3重量份或4重量份或5重量份的成型剂、2重量份或3重量份或5重量份或7重量份或8重量份的抗裂剂、2重量份或3重量份或5重量份或7重量份或8重量份的气化剂和30重量份或32重量份或34重量份或36重量份或38重量份的钾长石组成,将上述原料研磨成细度在200目以上的粉末混合即可制成该陶瓷发泡助剂。
所述成型剂是由铝矾石矿物粉制成的,气化剂由60%的高温气化剂和40%的低温气化剂组成,高温气化剂为碳化硅、碳酸钙或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中温气化剂为碳酸镁。
所述抗裂剂为SY-G型高性能膨胀抗裂剂,能有效的填充在陶瓷的孔缝中,形成致密的水泥石结构,使陶瓷的膨胀增长曲线与陶瓷强度曲线相协调,增强了传统发泡陶瓷的强度,这样就有效达到了抗裂防渗的目的。
传统的发泡陶瓷的容重为260kg/m3,使用该发泡助剂后生产的发泡陶瓷的容重为110-130kg/m3,能够有效降低发泡陶瓷产品的容重低。
本发明陶瓷发泡助剂,气化剂由高温气化剂和低温气化剂组成,能够在生产温度逐步上升时均匀发泡,成型剂能够像框架一样控制气化剂发泡时形成大小可控且分布均匀的气泡,用于制造超轻质化保温陶瓷型材,能够有效降低发泡陶瓷产品的容重低,同时提高其强度。
包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云河北发泡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云河北发泡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