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回收用的均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9116.0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兵;周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剂回收用的均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合成革、纺织、印染等行业的工业废气中大多同时含有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甲苯混合物的气体。例如在我国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涂布、胶粘带等行业的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使用的原料胶中含有大量的甲苯,有些含量达80%以上。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甲苯均以废气的形式直接排向大气,排放浓度多在2000-3000mg/m3。据测算,一条普通的涂层布生产线,每天排放的甲苯可达1-3t。据调查,这样的生产线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就达1000多条。作为致癌物质的甲苯大量排向大气,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而如何经济有效地回收其中的DMF和甲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面上的废气回收装置的均风系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只有一道风管,造成废气不能均匀分配到每个炭槽;二是炭槽内一般只有一层丝网用于持压均风,这样废气进入炭槽内会导致炭槽内的风量不均衡,仅靠活性炭本身均风,使炭槽内的活性炭提前吸附饱和或者在达不到吸附饱和的状态下工作,造成活性炭使用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溶剂回收用的均风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溶剂回收用的均风系统,包括第一道主风管、第一道支管、第二道主风管、第二道支管、炭槽、进风口、导流板、孔板、不锈钢丝网,所述第一道主风管和第二道主风管之间通过第一道支管连接,所述第二道主风管和炭槽之间通过第二道支管连接,所述导流板放置进风口处,所述孔板等距离间隔放置于炭槽底部空间,所述不锈钢丝网放置在炭槽炭层底部;
废气进入第一道主风管、第一道支管进行第一次均风;接着进入第二道主风管、第二道支管进行第二次均风;而后废气从进风口进入后,由于导流板的作用,形成第三次均风;然后放置于炭槽底部空间的孔板对废气进行疏截,使炭槽的前、中、后段得到的风量一致,形成第四次均风;最后位于炭槽炭层底部的三层不锈钢丝网,使得废气在上升过程中持压上升,避免废气经过炭槽发生壁流现象,形成第次道均风。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道主风管与第一道支管的夹角为45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道支管的总截面积与第一道主风管的截面积之比为1.05-1.1。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道支管的数量为2-6个。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道主风管与第一道主风管的尺寸相同。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道支管的数量为2-6个。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4片,从左到右的角度依次为25度、15度、15度、25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孔板的数量为三道,上均匀布满小孔,孔径75mm,每孔间距200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不锈钢丝网的数目为三层,上下层10目,中间层16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以下优势:先采用两次均风技术,保证总风量平均分配到每个吸附的炭槽,然后在炭槽内又采用三次均风技术,确保了炭槽内的风量均衡,使每一粒活性炭都能够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溶剂回收用的均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炭槽纵向剖面图。
图3是不锈钢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道主风管;2、第一道支管;3、第二道主风管;4、第二道支管;5、炭槽;6、进风口;7、导流板;8、孔板;9、不锈钢丝网。其中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溶剂回收用的均风系统,包括第一道主风管1、第一道支管2、第二道主风管3、第二道支管4、炭槽5、进风口6、导流板7、孔板8、不锈钢丝网9,所述第一道主风管1和第二道主风管3之间通过第一道支管2连接,所述第二道主风管3和炭槽5之间通过第二道支管4连接,所述导流板7放置进风口6处,所述孔板8等距离间隔放置在炭槽5内,所述不锈钢丝网9放置在炭槽5炭层底部。
废气进入第一道主风管1、第一道支管2进行第一次均风;接着进入第二道主风管3、第二道支管4进行第二次均风。其中第一道主风管、第二道主风管直径1000mm,第一道支管直径600mm,长度1.2m,数量3根,第二道支管的数量3根。第一道主风管与第一道支管的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改善气体/流体接触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除去气体中氟化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