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9000.7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发宇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联装 电流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联装电流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光伏汇流箱领域呈现以下特点:
1、数量巨大。国内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近10GW,光伏汇流箱的需求量约140,000~200,000个左右;
2、智能化。出于光伏电站运营管理的需要,光伏汇流箱逐渐趋于智能化,要求汇流箱能够检测每一路输入的电流值,并将检测结果上传供运营人员参考;
3、规格不一。受地形地貌等实际施工条件的限制,每个光伏汇流箱的输入回路数往往不同,从6路输入到16路输入乃至20路输入各不相同,国外甚至出现了32路输入的汇流箱。
传统的光伏汇流箱输入电流检测技术中,将多个传感器焊接到一块电路板上,制成检测数量确定的电流检测模块。例如12路或16路等。但是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这种检测数量确定的电流检测模块技术逐渐显现出一些缺点:
1.不利于扩展。当汇流箱的输入回路数大于模块的最大检测回路数时,需要开发制作新的模块,从而产生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
2.当实际需要检测的数量小于模块的最大检测数量时,多余的传感器使用不到,也无法拆下,产生浪费;
3.如果为了满足不同输入回路数量的汇流箱而分别开发不同检测回路数量的检测模块,不但开发成本较大,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同规格的产品,不利于生产的管理。
发明内容
鉴于不同输入回路数量的汇流箱产品中输入回路电流检测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个灵活、可靠的解决方案。
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
与上述主体固定连接并用于容纳检测单元的容置空间;
上述主体上具有至少一个贯穿该主体两侧且供电线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为一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相邻通孔之间的孔距为18±1mm。
优选的,该主体下端还设有至少一固定座。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任意两个传感器的之间可以相互插接组合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一个公头和一个母头,两个传感器之间通过公头和母头插拔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模拟量、开关量或者数字量。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传感器设计成多联装模式,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拼装成12路、16路或24路等常用的多联装电流传感器,应用更加灵活,除此之外,本传感器外形美观,拆卸和安装更方便,不会造成浪费,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的功能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主体 2、电线 3、通孔 4、固定座 5、公头 6、母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原理:上述传感器的主要作用用于电流的检测,根据霍尔效应:当一块通有电流的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地放在磁场中时,薄片的两端就会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就称为霍尔效应。根据上述原理,当电线2穿过传感器主体1时,由于通电产生磁场,电流通过形成感应电势,通过检测单元的作用感应电流的强弱与稳定性,从而对电流的输出端的工作状态作出监控。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多联装电流传感器,包括主体1,主体1上具有至少一个通孔3,本实施例中的通孔3个数为四个,通孔3贯通主体1两侧,用于电线2的通过,电流在电线2中通过时产生电势,检测单元,也就是电路板能够根据电势的变化输出电信号,进而传输到终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装置为汇流箱,
所述通孔3的孔距为18mm,误差为正负1mm;
除此之外,为了便于安装,该主体1下方还设有至少一固定座4,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4的个数为两个。
为了便于任意两个传感器的组合连接,还包括用于任意两个传感器的之间可以相互插接组合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一个公头5和一个母头6,两个传感器之间通过公头5和母头6插拔连接。
除此之外,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模拟量、开关量或者数字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发宇;,未经张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