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8441.5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9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平松浩司;曾我尾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富士金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20;F16K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球阀,该球阀在球体和压环之间不设置球座的情况下防止球体和压环的接触,并具有优异的耐用性。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为人知如下球阀,即:在阀体的内部空间,具备用于开闭流路的阀体、以围绕该阀体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球座、安装于球座的压环,其中,压环作为用于抑制球座变形的加强件而设置,并配置成不与阀体相接触。
作为这样的球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如图7(a)~图7(c)所示的结构的球阀。具体地,公开了如下的球阀(参照图7(a)),即:具备具有内部空间的阀体A、用于开闭流路的阀体的球体B、以围绕球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于内部空间的球座C、内嵌于球座C的开口部的压环D,球座C的球侧的一部分向流路侧突出以使压环D和球体B不接触,该突出部E设置于球体B和压环D之间。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球阀:在阀体的左右具有流路,在与该阀体连接的流路管的顶端设置阀座支承圈,在该阀座支承圈上安装球座,该球座经由弹簧机构按压接触于球阀体的球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51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862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如图7(b)所示,压环D和球体B之间存在球座的突出部E。在此,球座C时常通过弹簧F施加的作用力从上方推压,由于材质为树脂制,突出部E会产生变形。因此如下问题,即:如图7(c)所示,通过球座C的突出部E的变形,突出部E向流路伸出,使流路变窄,因此,流量会比估算的量更少。另外,通过球座C的突出部E向流路内突出而变形,突出部分的附近会产生流体的滞留,因此,容易产生污垢积累而使得难以清洗阀体。进而,由于球体和压环发生接触而磨损球体,可能会引起阀座泄漏。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是以解决这些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球体和压环之间不设置球座的情况下防止球和压环的接触,并具有优异的耐用性的球阀。
根据本发明第一局面的球阀具备:阀体,具有入口流路、出口流路以及连结这些流路之间的内部空间;球体,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通过绕基准轴旋转来开闭所述流路;操作机构,使所述球体绕基准轴旋转;阀杆,用于连结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球体;球座,以围上所述球体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在侧面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开口部;压环,内嵌于所述球座的所述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在所述阀体侧的端部具有从外周端部向外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球座具有切槽部,所述切槽部设置成与所述突起部进行嵌合,所述压环以使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球体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球座的所述切槽部的方式嵌合于所述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第二局面的球阀中,所述压环相对所述流路仅在上部具有所述突起部。
根据本发明第三局面的球阀中,所述突起部以圆环状遍及所述压环的外周端部而设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局面,压环以使突起部的球侧的面与球座的切槽部相抵接的方式嵌合于开口部,因而压环不会向比与球座相抵接的位置更靠球体侧按压,因此能够防止球体和压环的接触,不会磨损球。另外,与具有突出部的球座相比,球座的形状变得更简单,能够提高制作球座的作业效率。进而,由于球座的开口部呈大致圆筒形状,因而压环和球体之间不设置球座,不会发生由于球座变形而引起的流路变窄,能使在球阀的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时常保持恒定。
根据本发明第二局面,通过使压环相对流路在上部具有突起部,能够防止组装球阀时的压环组装错误。
根据本发明第三局面,突起部以圆环状遍及所述压环的外周端部而设置,因此可使压环的形状变简单,进而,将球座的切槽部的形状设置为圆环状,能够使球座的形状也变简单,提高制作球座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球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球阀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a)~图3(c)是将构成本发明的球阀的球体、阀杆、球座、压环抽出来示出的图,其中,图3(a)是在流路开放状态下流路方向的剖面图,图3(b)是同状态下与流路垂直的剖面图,图3(c)是同状态下从流路侧目视的图。
图4(a)~图4(c)是示出具有流路的压环的图,其中,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剖面图,图4(c)是俯视图。
图5(a)~图5(c)是示出不具有流路的压环的图,其中,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剖面图,图5(c)是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富士金,未经株式会社富士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8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锤自平衡旋启止回阀
- 下一篇:气动流量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