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染生物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5827.0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锋;黄晓敏;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染 生物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污染生物净化装置,属于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乡河道因污染和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数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以及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通常要通过机械曝气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但是,在对河道水体提供人工机械曝气的话,由于水体量巨大,曝气所需的动力费将会非常高。
生物滤床是生物处理的一种,由砂、砂砾或其他滤材为介质所构成,凭借附着于滤材上的生物膜作用可以分解流经滤床废水中污染物。 一般经生物滤床的处理水不需再经沉淀单元即可放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解河水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河道污染生物净化装置,该装置无需动力、免维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竖直空心管,竖直空心管上段位于河道的水面之上、下段伸入水面下,在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固定折弯空心管,折弯空心管一端从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开口伸入竖直空心管内并被固定,折弯空心管自伸出竖直空心管顶部开口处向下折弯,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开口完全密封;在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叶片;在折弯空心管的正下方设有位于水面以上的锥形筒,锥形筒的上端是小端、下端是大端,锥形筒同轴套在竖直空心管外且通过轴承连接竖直空心管;在锥形筒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圆环,圆环的中心轴与竖直空心管的中心轴在空间相正交,若干个圆环沿锥形筒从上至下有间隔地按层次交错布置;在圆环和锥形筒之间的夹角部分填充有生长有微生物的填料,在填料与锥形筒所接触的位置处开有在锥形筒上的小通孔;锥形筒通过支架固定在河道底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的优点是:(1)整个过程无需动力;(2)通过加长竖直空心管,可以处理较深的水,不仅仅处理河水表面的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河道污染生物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个叶片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竖直空心管;2.折弯空心管;3.叶片;3-1.固定板;3-2.转动板;4.锥形筒;5.圆环;6.填料;7.小通孔;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一个竖直空心管1,竖直空心管1上段位于河道的水面之上,竖直空心管1的下段伸入河道的水面下。在竖直空心管1的顶部固定安装2~4个折弯空心管2,这2~4个折弯空心管2沿竖直空心管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这2~4个折弯空心管2的一端均从竖直空心管1的顶部开口伸入竖直空心管1内并被固定在竖直空心管1内,折弯空心管2自伸出竖直空心管1顶部开口处向下折弯一定角度a,折弯角度a是竖直空心管1与折弯空心管2之间的夹角,折弯角度a为50°~60°。折弯空心管2固定后,将竖直空心管1的顶部开口完全密封,与外界气压隔绝,以便旋转的竖直空心管1内部产生负压。这2~4个折弯空心管2与竖直空心管1拼成伞骨架的形状。
在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1的底部处固定连接3个相同的叶片3,3个叶片3沿竖直空心管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参见图2,每个叶片3均由1块固定板3-1和1块转动板3-2组成,固定板3-1的内侧固定连接于竖直空心管1的管壁上,固定板3-1的外侧与转动板3-2的内侧之间可旋转连接,使转动板3-2可绕固定板3-1的外侧边作单向旋转运动,转动角度b在0~75°之间,转动后的叶片3形成折弯的形状,叶片3类似只能单向旋转且角度限位的门铰链结构。
在折弯空心管2的正下方设有锥形筒4,锥形筒4的上端是小端,下端是大端。锥形筒4同轴套在竖直空心管1外,锥形筒4和竖直空心管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整个锥形筒4都位于河道的水面以上。
在锥形筒4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圆环5,每个圆环5都垂直设置,即圆环5的中心轴与竖直空心管1的中心轴在空间相正交,每个圆环5的正反面与竖直空心管1的中心轴相平行。圆环5在与锥形筒4外表面相接触的外环壁处可通过焊接形式焊接于锥形筒4外表面上。圆环5固定后,每个圆环5的正反面与锥形筒4外表面的夹角就等于锥形筒4的半个锥角。若干个圆环5沿锥形筒4从上至下有间隔地按层次交错布置,即下一层上的每个锥形筒4位于上一层上的相邻两个锥形筒4之间,使从上一层的圆环5落下的水能够完全进入下一层上的圆环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5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油碱渣废液的酸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河道污染物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