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气式无人潜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4221.5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9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显春 |
主分类号: | B63G8/08 | 分类号: | B63G8/08;B63H11/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式 无人 潜艇 | ||
技术领域
潜艇,武器装备。
背景技术
上个世纪末,美军开始研发无人潜艇,2005年初公布了修改版“无人潜艇计划”,并投入巨资鼓励民间机构参与新型无人潜艇的研发,希望到2020年能拥有1000艘无人潜艇。同一年,德国无人潜艇计划取得进展,一艘新型无人潜艇试水。日本防卫省在2007年就对外表示,将发展无人潜艇等先进设备,争取在2013年完成研发并着手部署。美国海军反潜战中心正在推进开发下一代完全自立型无人潜艇,这种新型无人潜艇的3个基本使命是:①收集情报、进行水面搜索和侦察;②侦察水雷、收集海洋战术数据;③在沿岸浅海水域进行反潜战。在执行任务期间,除了搜索鱼雷、探测和处理等功能外,还将作为以网络为主的作战网节交点,这种具有高度传感器功能的一个个通信交点,对整个舰队提升海上作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百度百科等)。据日本《读卖新闻》8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已经决定与美国共同研发“无人潜水艇”的方针。研发无人潜水艇的关键在于不使用空气、能长时间续航的高性能燃料电池。日本防卫省计划从2014年开始至2018年度,花费约26亿日元研究该电池。2014年内,防卫省将决定研发电池的承包商开始制作电池。报道指出,目前,美国海军拥有75艘这样的新型潜艇,且计划到2015年至少增至150艘。(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无人潜艇揭秘日美共同研发》2014-10-23)
2008年7月15日,中国首艘长程遥控无人潜艇在大连建成,长9米,重11吨,是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海韵潜游公司联合研制的。通过航海实验后,将作为综合的海上实验平台,可以进行如航道测量,水中避碰,水中通信定位等实验(央视国际:《中国首艘长程遥控无人潜艇建成可用于航道测量》2008年07月16日)。
目前,水面舰艇和潜艇推进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螺旋桨推进,一是喷水式推进。例如: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螺旋桨推进,最高时速超过30节;日本“出云”号准航母,螺旋桨推进,最高时速达30节;前苏联P级核潜艇,螺旋桨推进,时速达到40节;美国濒海战斗舰“自由”号,喷水式推进,最大时速可达40节;中国039宋级常规潜艇,螺旋桨推进,最高时速22节。美日无人潜艇的推进方式也是这两种,一是电力驱动的螺旋桨推进,一个电力驱动的水泵推进,其速度也没有超过船舶的速度。武器装备的速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军在空中有优势,俄军在水下有长处,如俄罗斯超空泡“暴风”鱼雷时速200节,有一定的遏制力。
发明内容
水中快速打击是军事家思考的重要课题。喷气推进方式比螺旋桨、喷水推进速度快,但 由于燃料消耗多,用于客运、货运、日常巡航并不划算。据目前公开的文献,各国军舰、潜艇都没有采用喷气推进方式。如果是水中快速打击,价值就不同了。从理论上讲,喷气推进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航空中已经成熟,运用于航海没有理论障碍,只是具体的目前能够攻克的技术问题。与空气比,水有浮力大,隐蔽性好等优点。在逐步克服了水的阻力大、粘性大、通信难、燃料消耗多等缺点后,喷气式无人潜艇将集无人机、潜艇、鱼雷、火箭炮、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于一身,成为未来防空、反潜、反舰、信息战、巡逻侦查以及对岸快速打击的重要武器装备。因此,提出喷气式无人潜艇方案。
该发明艇体为流线型设计(图1),长28米:艏长10米;身长8米,身宽3米;艉长10米;高6米,吃水3.5米;艇口(长8米、宽1.2米、吃水线以上高2.5米)以上为伸缩式进气口、伸缩式数据链天线等;排水140吨;潜艇外壳用28毫米厚潜艇用钢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显春;,未经王显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4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