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1314.2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刚;木内博之;青井孝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张继成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马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基部;壳体,该壳体的周面部固定于基部;轴,该轴的下端固定于基部,该轴的上端固定于顶面部;转子磁铁,其包围轴,转子磁铁在中央具有开口;电枢,其在轴向与转子磁铁隔着间隙对置;背轭,其与转子磁铁的上表面接触并沿径向扩展,背轭在中央具有开口;偏心锤;以及保持架,其保持背轭以及偏心锤,背轭具有悬突部,保持架具有位于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且包围轴并沿轴向延伸的贯通部,保持架具有从贯通部的上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并覆盖偏心锤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表面部,保持架具有从贯通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并覆盖悬突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表面部,轴将具有贯通部的保持架支承为能够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马达,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用于便携终端机的来电通知等的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机除了有具有产生呼叫声来通知使用者来电的功能的机种之外,还有具有产生振动来通知使用者来电的功能的机种。便携终端机的用于通知来电的振动通过设置于便携终端机的振动马达而产生。通过使与中心轴线偏心的偏心器绕中心轴线旋转产生振动的结构是用于使设置于便携终端机的振动马达产生振动的结构之一。
日本公开公报第2005-117849号公报中提出的振动马达是通过使偏心器绕中心轴线旋转从而产生振动的振动马达的一个例子。该振动马达具有内置有驱动电路的定子。振动马达具有以与该定子隔着轴向空隙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该定子的转子。转子由转子轭、轴向空隙型磁铁以及带缘烧结含油轴承构成,所述转子轭由磁性不锈钢制成。由磁性不锈钢制成的转子轭配设于轴向空隙型磁铁。烧结含油轴承配设于磁铁的内径部。转子轭由接受磁铁的磁场的平坦部、固接弧状的偏心器的外径侧悬垂部以及进行轴支承的内径侧悬垂部构成,舌片从外径侧悬垂部一体地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并且,偏心器利用钎焊或粘接而固定于舌片。磁铁通过粘接方法安装,或者当磁铁为稀土类烧结性的金属磁铁的情况下,磁铁利用点焊等方法安装。
但是,如日本公开公报第2005-117849号公报中提出的振动马达,在将偏心器钎焊于转子轭等构成转子的部件的情况下,或者在利用粘接剂将偏心器粘接于转子轭等构成转子的部件的情况下,制造工作就会增加钎焊工序或粘接工序的制作工时。并且,需要考虑在钎焊或粘接偏心器时累积的公差而进行设计。即使在考虑所累积的公差而进行设计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很难按照设计对已组装的振动马达进行组装,有可能无法发挥所期望的性能。并且,在进行钎焊或利用粘接剂粘接时,焊料(合金)或粘接剂有时从规定的位置溢出,有可能成为制造不良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加制造工时,就能够将背轭以及偏心锤相对于轴的位置维持在设计好的位置,并能够抑制发生制造不良的振动马达。
本申请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包括:基部,其呈板状;壳体,其由圆筒形状的周面部以及封闭所述周面部的轴向的上端侧的顶面部构成,所述周面部固定于所述基部;轴,所述轴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轴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面部;转子磁铁,其呈环状,且包围所述轴,所述转子磁铁在中央具有开口;电枢,其配置在所述基部上,所述电枢在轴向与所述转子磁铁隔着间隙对置;背轭,其呈环状,且与所述转子磁铁的上表面接触并沿径向扩展,所述背轭在中央具有开口;偏心锤,所述偏心锤的重心位于所述轴的外侧;以及保持架,其是由树脂制成的部件,其保持所述环状的背轭以及所述偏心锤,所述背轭具有悬突部,所述悬突部比所述转子磁铁的开口的内缘向径向内侧延伸,所述保持架具有筒形的部位即贯通部,所述贯通部位于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且包围所述轴并沿轴向延伸,所述保持架具有上表面部,所述上表面部从所述贯通部的上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并覆盖所述偏心锤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保持架具有下表面部,所述下表面部从所述贯通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并覆盖所述悬突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轴将具有所述贯通部的所述保持架支承为能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1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盖吻合口前后壁的冲洗引流管
- 下一篇:通过电磁波的内部马达部件的辐射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