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凝固新型膏状耐火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302.6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杭文明;王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远林;杭文明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4223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固 新型 膏状 耐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以氧化铝(Al2O3、Cr2O3)为基料的耐火材料,尤其涉及一种不凝固新型膏状耐火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钢厂钢包用透气砖热更换、滑动水口安装与更换、中间包内装浸入式水口和中包上水口安装都必需使用膏状火泥进行接缝密封。现在多数耐材厂家采用粉状混合粉发至钢厂现场,在使用之前人工加水搅拌混合,为了使耐火泥具备良好的抗钢水侵蚀性,成品火泥均加入3~5%的氧化铬(Cr2O3)微粉,由于火泥内含有6价铬,6价铬刺激鼻、喉、皮肤、眼睛;吸入可能会导致遗传性基因缺陷和致癌,由于人工混合搅拌会产生大量灰尘会直接接触和吸入均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人工随意加水搅拌不均匀,干湿度不一致,混合不均匀都会导致火泥性能下降,对使用安全性不能保证,所以现在许多钢厂要求使用成品膏状火泥,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使用环保、安全可靠。
目前国内许多钢厂在更换上水口和上滑板时,接缝料与水口座砖、透气砖、滑动水口砖本体发生烧结反应,接缝料不易剥落,操作工在高温下长时间用撬棍一点点的清除,或者用风镐打碎,一点一点的拆除,在用风镐拆打上水口砖和接缝料时,风镐头经常滑落到座砖一侧,伤击座砖,使座砖扩径,座砖与上水口砖之间缝隙增大,导致钢水渗入缝隙,而不得提前下包,影响钢包的使用寿命,处理不及时还会发生上水口周围漏钢事故。同时有的钢厂采用冷水浇在机构和上水口里面,用极冷极热的方式清除已发生烧结的接缝料,这种方式导致机构变形,上水口炸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不凝固新型膏状耐火泥,以解决现有的接缝料不环保,对人体有害,施工不方便,粘结性不强,易高温烧结,不易清理,不易套补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凝固新型膏状耐火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凝固新型膏状耐火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不凝固膏状耐火泥,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包含以下组份:白刚玉53%~65%、活性α-Al2O3微粉5%~8%、广西白泥5%~8%、氧化铬绿微粉3%~5%、蓝晶石5%~8%、石墨粉5%~7%、硅微粉2%~5%、硅酸钠2%~3%、木质磺酸钙3%~5%、聚丙烯酰胺0.3%~0.5%和海藻酸钠2%~3%;用卤水、甘油和水将上述的各组份调制成膏状。
上述的不凝固膏状耐火泥,按重量计,所述卤水的用量占所述各组份总量的7%~10%;所述甘油的用量占所述各组份总量的6%~10%;所述水的用量占所述各组份总量的18%~22%。
上述的不凝固膏状耐火泥,各组份的颗粒级配为:白刚玉为(70~120目、120~0目、200~0目、320~0目),活性α-Al2O3微粉的粒径≤2um,广西白泥200~600目,蓝晶石35~120目,石墨粉300~1000目,硅微粉的粒径≤2um,硅酸钠100~200目。
优选的:所述各组份的颗粒级配为:白刚玉为(70~120目、120~0目、200~0目、320~0目),活性α-Al2O3微粉的粒径1um,广西白泥200目,蓝晶石80目,石墨粉500目,硅微粉的粒径1um,硅酸钠120目。
上述的不凝固膏状耐火泥,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白刚玉的粒度级配为:
优选的:所述白刚玉的粒度级配为:
上述的不凝固膏状耐火泥,所述的卤水为工业氯化镁水溶液,将工业氯化镁和水按重量1:2的比例溶解。
所述的硅微粉为95或92硅微粉。
上述的不凝固膏状耐火泥中各组分的质量标准优选为:
所述的白刚玉:Al2O3≥98%、Fe2O3≤0.3%;
活性α-Al2O3微粉:Al2O3≥99%、Fe2O3≤0.2%;
广西白泥:Al2O334%~37%、SiO247%~50%、Fe2O3≤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远林;杭文明,未经王远林;杭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