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29130.2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莫昭展;王小敏;苏建睦;李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头 繁殖 组织培养 快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培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屈鸡头子属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厘米,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5厘米,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屈鸡头子茎三月生叶贴在水面上,比荷叶大,有皱纹,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茎、叶都有刺。茎长达一丈余,中间也有孔有丝,嫩对剥皮可食。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剥开后有软肉裹子,壳内有白米,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九月份结果。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果实可食用。也可作药用。
现有的屈鸡头子培植方法较粗放,出苗率和产量都很低,只有大面积湖荡栽培才用此法。并且培植的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一种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浸种、催芽:在20-25°温度下取出贮藏的种子,漂洗干净后,用浅盆或其他合适的容器盛清水浸种;
S2.育苗:浸种5~7天后,在田中开挖好2米见方、深20厘米的育苗池;清除丝状藻类、浮萍、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整平底泥;
S3.假植: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屈鸡头子苗已有2~3片箭形幼叶时,即可移苗假植;1千克种子需40~50平方米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
S4.定植:在屈鸡头子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已有25~30厘米时,进行定植;定植前,按2米-2.3米晚熟种见方的株行距开穴。
在本发明所述的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中,所述S1中水深以浸没种子为度,中途换水5-10次,日晒夜盖,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6℃以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中,所述S2中浸种时间为5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中,秧田为45平方米。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所使用的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出苗率和产量高,并且培植的速度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说明的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应当可以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或者举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屈鸡头子芽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浸种、催芽:在20-25°温度下取出贮藏的种子,漂洗干净后,用浅盆或其他合适的容器盛清水浸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初(晚熟种可推迟10天左右,下同)取出贮藏的种子,漂洗干净后,用浅盆或其他合适的容器盛清水浸种。水深以浸没种子为度,需经常换水,日晒夜盖,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6℃以上。经7~10天,种子大部分发芽(俗称“露白”或“破口”)后即可播种。
利用小拱棚或大棚育苗,可提前到3月中旬催芽播种,移苗、定植也相应提前,这样可使植株提早进入开花结实期,减少开花结实后期的无效花。用这种方法一般可增产10%以上。其他栽培方法与常规法相同。
S2.育苗:浸种5~7天后,在田中开挖好2米见方、深20厘米的育苗池;清除丝状藻类、浮萍、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整平底泥。
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水澄清后,将已发芽的种子临近水面均匀撒播,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以免影响发芽和抽生的发芽茎(上胚轴)过长,移苗时种子易断落。育苗池四周要插好标记,防止被人践踏或搅混池水。屈鸡头子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育苗池中不能断水,水深随屈鸡头子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
S3.假植: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屈鸡头子苗已有2~3片箭形幼叶时,即可移苗假植;1千克种子需40~50平方米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师范学院;,未经玉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