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7597.3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深町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21/16;G03G21/18 |
代理公司: | 31210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名***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部 第二壁 第一壁 显影装置 对齐 接合 上框架 下框架 右侧壁 左侧壁 下壁 开口 | ||
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第一框架(下框架100)和第二框架(上框架200)。第二框架被构造成通过将第一框架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左侧壁110,右侧壁120,前下壁130,140)固定到第二框架从而与第一框架结合。第一壁和第二壁被布置成相互相对,第三壁被构造成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开口由被结合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而形成。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可接合部分和第二可接合部分(330L,330R),第二框架包括第三可接合部分和第四可接合部分(220L,220R),以便第一可接合部分和第二可接合部分与第三可接合部分和第四可接合部分的接合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对齐。第一可接合部分和第二可接合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
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12年08月29日
原申请的申请号:201210313930.3
原申请的发明名称:显影装置
技术领域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设备涉及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一起的框架。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盒的显影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包括下框架和上框架,其中下框架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连接右侧壁和左侧壁的底壁和后壁。当上框架被焊接在下框架的上表面(即,左、右侧壁和后壁的上表面)时,开口和色粉容器被形成在下框架中(参见JP2009-168993A)。
在这种显影装置中,凸起部和相应的凸起孔可以分别被形成在下框架的每个侧壁的上表面上和上框架中,使得凸起部和凸起孔彼此接合而将上框架和下框架对齐。
为了为两个框架的接合表面提供足够面积,较佳地,无需形成在下框架的上表面(即,接合表面)上的凸起部或相似的结构。通过下框架的侧壁的加厚部分,能够在下框架的上表面上形成接合表面的足够面积,然而,这样的不利之处在于增加了显影装置的尺寸。
需要提供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的尺寸被减小,同时保证提供足够的接合表面的面积。
发明内容
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在该显影装置中满足上述需要。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第一可接合部分和第二可接合部分。第二壁被布置成与第一壁相对。第三壁被构造成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二框架被构造成通过将第一框架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固定到第二框架上而与第一框架结合。开口由被结合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形成。第二框架包括第三可接合部分和第四可接合部分,以便第一可接合部分与第三可接合部分的接合,以及第二可接合部分与第四可接合部分的接合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对齐。第一可接合部分和第二可接合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
利用这种构型,该构型中用于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中对齐的结构(即,第一可接合部分和第二可接合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与用于相同目的的结构被设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壁和第二壁可能需要增加厚度以提供足够的表面面积)或设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外侧的构型相比,显影装置可以被设计成尺寸紧凑和重量轻。因为用于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对齐的结构没有设置在第一框架的接合表面上,该第一框架的接合表面与对应的第二框架的接合表面连接,所以可以向第一框架的接合表面提供足够的面积而不用使第一壁和第二壁变厚。
如上所述构造的显影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第一延伸部分从第一壁朝着第二壁延伸,第二延伸部分从第二壁朝着第一壁延伸,其中,第一可接合部分被设置在第一延伸部分的位置,第二可接合部分被设置在第二延伸部分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