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27336.1 | 申请日: | 2015-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戴捷;刘涛;冯志江;余小燕;吴曼;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宜兴市汇合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生物 转盘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属生物污水处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技术,生物盘片上可以附着生长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好。在工艺运行和维护方面,生物转盘具有无需污泥回流,没有丝状菌膨胀现象,动力消耗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是传统生物转盘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有机负荷低、卫生条件差、脱氮效果不好等问题。
现在的生物转盘一般是通过设计缺氧好氧两段式来解决其脱氮不理想的问题,虽然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但是修建缺氧生物转盘池和好氧生物转盘池增加了基建成本和占地面积,而且二段式生物转盘运行过程中需要硝化液回流,增加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效率高,以解决现有生物转盘反应器有机负荷低、处理效果低、脱氮效果差、氧利用率低,除磷效果不佳问题的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沉淀池、进水管、生物转盘和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池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污水池底部连通,污水池内设置有生物带,生物带上方的污水池上装有生物转盘,污水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与污水池之间设置有加药槽,加药槽与沉淀池底部连通;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灭菌器,灭菌器的下端装有水位控制排水管;沉淀池上方装有加药罐,加药罐通过出药管与加药槽连通。
所述的生物带由间隔设置的生物带单元构成,生物带单元由挂杆和生物膜串链构成,生物膜串链呈间隔状挂装在挂杆上。
所述的生物转盘由电机、转盘轴和转盘盘片构成,转盘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转盘轴上规则安装有转盘盘片。所述的转盘盘片由长条状的塑料片构成。
所述的加药槽内装有搅拌桨。
所述的沉淀池内设置有沉淀管,沉淀管呈倾斜状设置。
所述的污水池和沉淀池底部分别设置有污泥槽,污泥槽上装有排泥管。
所述的水位控制排水管为U型体。
所述的灭菌器由壳体和紫外灭菌灯构成,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紫外灭菌灯,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光涂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将生物带与生物转盘结合,纵向分布在一个池体内,上部溶解氧高,底部溶解氧低,在同一个反应池内形成缺氧好氧环境,由转盘盘片转动和污水流向的共同作用下无需硝化液回流;而且转盘盘片和生物带上的生物膜由外自内的溶解氧的梯度浓度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从而确保出水总氮含量满足排放要求。而且两者的结合,能维持污水池内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大大提高了容积负荷,更高效,更稳定。从而解决了现有生物转盘反应器有机负荷低、处理效果低、脱氮效果差、氧利用率低,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相比传统生物带生物接触氧化法,需要曝气供氧,该处理装置通过转盘盘片的转动供氧方式,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池,2、沉淀池,3、进水管,4、挂杆,5、生物膜串链,6、电机,7、转盘轴,8、转盘盘片,9、加药槽,10、搅拌桨,11、沉淀管,12、壳体,13、紫外灭菌灯,14、水位控制排水管,15、加药罐,16、出药管,17、污泥槽,18、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沉淀池2、进水管3、生物转盘和灭菌器。污水池1一侧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管1与污水池1底部连通。污水池1内设置有生物带。生物带由间隔设置的生物带单元构成,生物带单元由挂杆4和生物膜串链5构成,生物膜串链5呈间隔状挂装在挂杆4上。生物膜串链5用于为微生物提供一个载体,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
生物带上方的污水池1上装有生物转盘。生物转盘由电机6、转盘轴7和转盘盘片8构成,转盘轴7的一端与电机6连接,转盘轴7上规则安装有长条状的塑料片构成的转盘盘片8。
污水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池2,沉淀池2内倾斜状设置有沉淀管11。沉淀池2与污水池1之间设置有加药槽9,加药槽内9装有搅拌桨10。加药槽9与沉淀池2底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宜兴市汇合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江大学;宜兴市汇合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岩棉压棉机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