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6301.6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志东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505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铺面 铺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当今的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断变迁,城市化的步伐一天天加快,高层建筑不断地增高,道路也在不断地扩宽和延长,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高楼林立、桥梁纵横的景象。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植被被不断破坏,虽然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设计了很多的绿化带,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城市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了,热岛效应一天比一天严重,大片的混凝土地坪是地面与地层完全隔绝,水泥地表容易积水的问题、因自然水不能及时回收,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以及水泥路面以下的土壤容易板结、碱化的问题都成为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困扰,随时都在催化着环境的恶化速度,如何缓解热岛效应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早先的技术方案为采用在现有的地基上先铺一层黄沙在铺一层砖,这样使得自然水可以通过路层的间隙渗透后回收,增加了自然水的回收率,但是时间久黄沙塌陷即会造成地砖平面凹凸不平,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中国专利CN 202164521公开了一种多孔透水立体生态地坪框架,包括导水管、空调管、底架、上架、上盖;所述底架框架通过大孔、中孔插接在导水管、空调管基础部与过渡段形成的第二轴肩处,上架框架通过小孔插接在导水管、空调管颈部与中间段形成的轴肩处,上盖通过凸缘插在导水管、空调管颈部的管口处。通过地坪框架系统与混凝土有机结合构成会呼吸的生态地坪,施工完毕后拆除上盖,导水管和空调管的颈部管口裸露在地表,是地坪上、下贯通形成空气及水气的对流,从而可降低地表温度,环节热岛效应,同时通过地表孔洞可收集雨水,快速低消化地表积水,自然水的回灌有效补充地下水位,减缓地层下降。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工时需要将所述地坪框架置放于碎石层之上,其后在地坪框架上灌混凝土,由于所述地坪框架底部通过插接在所述底架框架上的多个导水管和空调管形成支撑平面,而且浇注混凝土时工人需要站立在地坪框架上进行操作,而此时地坪框架只有横向的上架、底架以及上盖,而由导水管和空调管充当支撑柱的作用,由于受到的压力可能不均匀,导水管和空调管极易被损坏,造成部分框架失效,从而降低路面的承重能力;而且多个导水管和空调管置入碎石层的深度不同,容易造成地坪框架的顶面不平整,浇筑后的上层混凝土层对于地坪框架的包裹密度不同,从而造成路面的强度不均匀,容易损坏的问题;并且由于多个导水管和空调管形成的支撑平面没有和碎石层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地坪框架可能会浮起,也会造成地坪框架的顶面不平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以使透水铺面的结构更稳定,并有效增加透水铺面的透水性能和储水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底端连接有底托的若干透水管、透气管与竖向设置的支撑架连接组成透水支架,将多个所述透水支架连接成一广大面积;
步骤二,在地面的土壤层上铺设碎石级配层,在所述碎石级配层中设置储水部件,形成保水层;
步骤三,将所述透水支架放置于所述碎石级配层上方,并将所述底托埋设于所述碎石级配层中;
步骤四,于所述透水支架上灌注混凝土浆,使所述混凝土浆凝结成混凝土板块,形成透水层;
步骤五,于所述透水层上压覆柏油沥青碎石面层或其它可作铺面的面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其还包括步骤五,于所述透水层上压覆柏油沥青碎石面层或其它可作铺面的面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保水层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带有透水孔的储水球作为储水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碎石层中的碎石粒径为1至3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透水层中灌注的所述混凝土中加设防裂纤维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支撑架由多个杆件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格状,所述若干透水管和透气管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后相互之间平行并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架通过其上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透水管或者所述透气管的上部和/或下部连接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支撑架竖向并分为多排设置,多排所述支撑架横向并行设置,并且每排所述支撑架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每个所述透水管或者透气管分别上下平行叠设套管和套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志东;,未经薛志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隧道内地热的融雪化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排水抗裂式冷再生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