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2801.2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勇;蒲星宇;李元新;龙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耦合 结构 新型 路宽 带差分 移相器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毫米波通信中使用的差分移相器,特别涉及一种在多路通信应用中同时实现多种相位输出的微带差分移相器(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以及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差分移相器是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雷达和测量系统的一种无源器件。其结构通常包括参考线和延迟线,两个路径在一定带宽上可以保持恒定的相位差,从而在保持信号幅度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的相位输出。
目前实现差分移相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基于经典的Schiffman结构构造宽带差分移相器。Schiffman结构的参考线通常是50 ?传输线,延迟线为一边相连的耦合线结构。基于该结构进行改进通常可以在较宽的带宽上实现较大的角度范围,
二、通过加载并联开路/短路枝节构造宽带差分移相器。其方法是在延迟线上加载并联开路/短路枝节,使其相位输出斜率与参考线一致。
三、基于耦合线结构构造宽带差分移相器。如Amin M. Abbosh通过互相耦合的椭圆微带贴片构造宽带差分移相器。
然而,以上提出的结构面临一个共同的缺点:在多路多相位应用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输出相位差,移相器的参考线每次都必须进行修改以符合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器件的通用性,并且需要复杂的级联网络才能实现,而电路网络的增多又会导致电路回波损耗的增大和尺寸的增加,致使电路性能下降。
可见,变化的参考线是导致差分移相器高设计复杂度和大尺寸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多路多相位应用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具有统一参考线结构的移相器来更好地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结构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同时实现多个差分相位且具有通用参考线的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其特征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设有参考线和延迟线的基本单元,第二层为基板,第三层为金属地层;所述参考线和延迟线的长度为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以便在参考线和延迟线提供相同的相位延迟。其中,参考线和延迟线均为由两条微带线构成的级联耦合线,参考线和延迟线的每条微带线均采用四段不等宽的结构。上述结构可通过改变级联耦合线的耦合缝隙以及级联耦合线对应的每条微带线的每一段来调整耦合强度,以保证不同的相位输出时保持宽频带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构成参考线和延迟线的级联耦合线的结构一致,级联耦合线的每条微带线的每一段长度、耦合缝隙相等,微带线的每一段长度均为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十六分之一,级联耦合线的两条微带线成中心对称关系。
所述延迟线的级联耦合线两端拼接有用于提供参考线和延迟线之间的差分相位的传输线,两端的传输线分别设置在延迟线的两条微带线上、且其宽度相等和长度相等,传输线对应电长度为需要实现的相位差在中心频率处所对应的电长度的一半。 也就是说,延迟线结构与参考线单元相比,基本结构一致(宽度等具体参数不同),但多出了两段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为50 ?传输线。所述50 ?传输线长度可调,用以实现不用的相位输出。
所述传输线延迟线的耦合缝隙边缘对齐,两端的传输线成中心对称关系。
所述基本单元采用贴片工艺固定在基板上,基板为介质材料基板,介质材料采用厚度为1.575mm的Rogers RT/Duroid 5870材料,其介电常数为2.33。
所述金属地层为铺满良导体的金属地层。
所述移相器的相位角输出范围为0°-180°。
所述移相器的相位角输出为45°、90°和135°,即移相器能在任意工作频率上实现45°,90°和135°相位输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0°-180°的其它相位角。具体是本发明的移相器一组共四个,分别为参考线,45°延迟线,90°延迟线和135°延迟线,可在45%的相对带宽上同时实现45°,90°和135°差分相位。
所述移相器的结构还可以用以实现其它(如滤波器)无源器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