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灯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0007.4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奕 |
主分类号: | C04B33/24 | 分类号: | C04B33/24;C04B33/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灯具是室内装修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电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地提高,对灯具美观度的需求同时也在不断提高。陶瓷灯因其高端大气且档次高而逐步进入到人们的室内装修中,陶瓷灯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复杂,尤其是陶瓷灯臂,现有的采用普通陶泥、通过普通制作工艺制成的陶瓷灯臂强度较弱,形状、尺寸、粗细上均受到一定的束缚,设计受到局限,导致了款式传统单一,结构外形单调乏味,不利于陶瓷灯尤其陶瓷灯臂的款式变化,缺乏新颖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给人的视觉效果比较单调乏味,美观度低,观赏性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水平的日渐提高,现有的陶瓷灯、陶瓷灯臂及制作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强度较高,柔韧性较强,可扩大陶瓷灯臂的极限长度,使陶瓷灯臂可设计为任意形状任意款式结构,设计不受限制,款式灵活多样,有效提高美观度,且设有根据坯体的形状尺寸进行设计的支烧架,对坯体具有支撑固定作用,可大大提高了成品率的陶瓷灯生产工艺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灯的生产工艺,旨在实现一种强度较高,柔韧性较强,可扩大陶瓷灯臂的极限长度,使陶瓷灯臂可设计为任意形状任意款式结构,设计不受限制,款式灵活多样,有效提高美观度,且设有根据坯体的形状尺寸进行设计的支烧架,对坯体具有支撑固定作用,可大大提高了成品率的陶瓷灯生产工艺。
本发明提出一种陶瓷灯的生产工艺,陶瓷灯包括陶瓷中轴、设于陶瓷中轴上的灯臂安装盘、安装固定于灯臂安装盘上并朝外延伸的陶瓷灯臂、设于陶瓷灯臂上端的光源托盘、安装于光源托盘上的发光体,陶瓷中轴、灯臂安装盘、陶瓷灯臂、光源托盘均为由陶瓷制成的陶瓷结构,陶瓷结构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A、泥料化浆:瓷泥原料的重量比配方如下:89%的高龄土、1%的玻璃水、10%的薄胎瓷,取适量配制好的瓷泥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泥浆;
B、模具注浆及气枪吹气:把步骤A中的泥浆浇注入模具内进行加热并形成坯体,同时通过气枪朝坯体内均匀吹气使坯体内部空心并可通导线;
C、带模干燥并继续在坯体上注浆:将步骤B中形成的坯体带模干燥,干燥后坯体收缩,然后继续朝模具内注浆从而形成饱满坯体,如是循环直至坯体带模干燥后依然饱满为止;
D、晾干并脱模取坯:把步骤C中带模干燥后的坯体晾干,然后进行脱模取坯的工序;
E、固定架定位晾干:通过定制的与陶瓷结构的形状适配的固定架把步骤D中取下的坯体支撑固定住并进行晾干;
F、置入素烧电窑中素烧:把步骤E中晾干的坯体置入素烧电窑中进行烧制以增强其硬度;
G、修坯补水:对步骤F中素烧后的坯体进行修坯、补水工序;
H、支烧架支撑并置入成瓷汽窑内成瓷:根据陶瓷结构的形状、尺寸定制适配的支烧架,采用支烧架把步骤G中的坯体支撑固定起来,然后置入成瓷汽窑内成瓷;
I、后期加工:在烧制成瓷的陶瓷结构中挑出合格品,并对合格品进行后期的装饰加工。
优选地,装饰加工包括在合格的陶瓷结构表面进行上釉工序使陶瓷结构表面具有装饰性图案。
优选地,成瓷汽窑内的烧制温度设定为135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奕;,未经吴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0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状吸波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质高强保温防火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