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彩色防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9376.1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魏琼;江强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L51/06;C08K13/02;C08K5/098;C08K5/372;C08K5/5425;C08K5/5419;C08J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2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彩色 静电 辐照 交联 聚乙烯 泡沫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性能彩色防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广泛用于电子消费品、装饰、包装等领域。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是一种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材料,配以其它几种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辅料先经混合挤塑成型,通过绿色健康辐照加工技术,利用电离子辐射作用于物质产生的交联改变基料原有的结构,形成网状独立闭孔泡孔结构,生产出的高科技高档闭孔泡沫材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隔热保温、吸水率低,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
通常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易于带有静电、粉料易析出,且抗静电产品市场上局限于黑色为主。如果能制备出高性能彩色防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则能克服常用交联发泡聚乙烯材料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常用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具有较大静电、粉料易析出,且抗静电类产品局限于黑色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性能彩色防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且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彩色防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为:
低密度聚乙烯 59~91.5%
发泡剂 2~20%
增韧剂 5~15%
抗静电剂 1~8%
偶联剂 0.2~0.8%
抗氧剂 0.1~1%
润滑剂 0.1~1%
着色剂 0.1-0.2%
所有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为熔体流动速率为0.75-6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酰胺的目数为300~1000,pH值为6-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增韧剂包括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防静电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体包括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烷基醇酰胺、镀银实心玻璃微珠、镀银空心玻璃微珠及导电氧化锌、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偶联剂包括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受阻胺类抗氧剂和硫代二丙酸酯的复配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所述的着色剂为彩色无机颜料。
所述高性能彩色防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照所述重量百分比称取低密度聚乙烯、发泡剂、增韧剂、抗静电剂、偶联剂、抗氧剂和润滑剂;
(2) 将低密度聚乙烯、发泡剂、增韧剂、抗静电剂、偶联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
(3) 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原料,经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成片材,然后收卷;
(4) 将步骤(3)中的片材经过高能电子辐照交联处理;
(5) 将步骤(4)中辐照后的片材,经过发泡工艺发泡,发泡后出来的片材经过一个涂覆机,将抗静电剂涂覆在片材表面,经过烘干装置烘干后收卷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的单螺杆挤出机的工艺条件为:一区温度为105-110 ℃ ,二区温度为110-150℃,三区温度为120-130℃,四区温度为110-120℃,五区温度为110-120℃,六区温度为120-125℃,模头温度为115-128℃,混合好的原料在单螺杆挤出机中的输送时间为1~3分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高能电子辐照交联处理的工艺条件为:1.8-2.1Mev能量,照射的片材层数为6-8层,扫面宽度为750-850mm,剂量为22-26Mra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9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