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EEC的含连接附件机箱电磁屏效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9031.6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3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荣;李鹏;段宝岩;李勋;王朝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eec 连接 附件 机箱 电磁 效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箱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EEC的含连接附件机箱电磁屏效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磁场仿真分析和预测技术是机箱电磁兼容设计的基础,可使研发人员在设计初期就预测机箱电磁兼容特性,从而指导设计。
电子设备通过在缝隙处安装导电橡胶、采用液冷代替风冷散热孔等措施,较好解决屏蔽层电连续性问题后,机箱屏效得到提高。但连接附件作为系统中电子、电气设备的互连结构,是引入电磁干扰的又一个途径,导致放置于屏蔽机箱内的分系统自身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但在进行互连之后就出现很多问题。机箱屏效仿真技术是机箱电磁兼容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提是准确建立电子设备机箱的电磁兼容仿真模型,此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影响机箱屏效的各个因素,如:微扰结构、通风孔洞、缝隙、导电橡胶和连接附件等,并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而完全考虑这些因素后,由于微小结构众多,必然会导致电磁仿真模型网格数目急剧增多,使模型变得复杂,造成计算量的增加,甚至由于计算机资源的限制而无法完成仿真分析工作。所以就有必要分析不同类型结构在屏效建模中的特性,研究在保证机箱谐振频点偏移量满足工程精度要求下的模型简化方法。
前人虽然在屏蔽机箱电磁兼容模型简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他们的工作都有一个特点:简化结构皆为“无源结构”(结构本身不产生电磁辐射或辐射贡献极小),例如:腔体微扰、介质微扰以及加强筋都仅具有结构功能,因其存在对腔体内电场影响小而被简化.
但针对具有辐射效应的“有源结构”,例如连接附件,由于其结构贯穿机箱内外空间,从而成为电磁干扰耦合传导的路径,在机箱内部空间中产生二次辐射,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应用传统的简化方法便无法正确反映该结构的辐射效应对场强的贡献,而目前尚未有处理这种结构的方法。
所以应当从连接附件影响机箱电磁兼容特性的原理出发,提出新的建模简化方法,在实现简化数值仿真模型,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还能准确描述其电磁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具有辐射效应的“有源结构”在机箱内部空间中产生二次辐射,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应用传统的简化方法便无法正确反映该结构的辐射效应对场强的贡献,而目前尚未有处理这种结构的方法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EEC的含连接附件机箱电磁屏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含连接附件机箱分成机箱主体和连接附件两个子域;
步骤102、针对不同子域和对象,基于其在电磁兼容性分析中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建模简化方法,建立起各个部分的电磁仿真数值模型;
步骤103、通过步骤102分别建立连接附件和机箱主体电磁兼容性分析数值模型后,组合完整机箱电磁仿真模型,组合的原理为:
满足条件:
其中为m连接件第n个针脚i线元,Pmni为其等效偶极子偶极矩,Q为内露针脚和线缆线单元划分个数,lmni为m接件第n个针脚i线元长度,Imni为该单元电流值,为单元指向,ω为电磁波角频率,λmin为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最小波长,PW1和PW2分别是等效前后的外部辐射源电磁波总能量;
步骤104、应用矩量法对完整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其机箱电磁屏蔽效能特性;
上述的步骤101、将含连接附件机箱分成机箱主体和连接附件两个子域,所述机箱主体包括外部零件、机箱内微小结构、缝隙、导电橡胶;所述连接附件包括连接件和互联线缆。
上述的步骤102、针对不同子域和对象,基于其在电磁兼容性分析中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建模简化方法,建立起各个部分的电磁仿真数值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将连接附件按照其位置分成两部分,位于机箱中的连接件、内部线缆和位于机箱外部空间的外露线缆;
步骤202、采用解析方式对外露线缆求解其在已知外部电磁波照射下的感生电流和等效阻抗,并构建其等效激励源;
步骤203、应用部分元等效电路法对内部线缆和连接件进行建模,提取其等效电路模型;
步骤204、将步骤202所求感生电流作为激励施加于步骤203内部线缆和连接件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连接件针脚和内部线缆电流,求解其在已知外部电磁波照射下的等效偶极子偶极矩,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9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