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精磨丝杠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7388.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焦安源;全洪军;李宗泽;陈燕;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5/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精磨丝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磁力研磨精磨工件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精磨丝杠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领域用于加工各种零件的机床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和大型加工中心等,大多都靠精密丝杠来作为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作用力。精密丝杠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等行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综合来看,这些场合普遍对丝杠的精度、疲劳强度、可靠性要求较高。传统的精磨丝杠磨床大多采用磨头固定式,而研磨头都是采用的砂轮,精密丝杠的加工余量约10μm,加工时砂轮磨头和丝杠直接接触,这种加工方式,要求研磨头和待磨丝杠的定位精度非常高,且研磨头磨损后,会直接影响研磨效果,从而导致研磨精度下降。为了保证丝杠研磨的可靠性,这类机床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制造成本高。磁力研磨利用磨料在磁场力的束缚下形成的柔性磁粒刷,实现对丝杠表面的精磨,因磁粒刷与丝杠表面之间是柔性接触,加工时不会改变丝杠的形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磨丝杠的装置,能够提高精磨丝杠的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精磨丝杠的装置包括:底板、垫块、同步带轮、主轴端盖、主轴定位座、主轴、法兰盘、三爪自定心卡盘、研磨磁极组、弧形铁、磁极支撑座、工件支座、尾座、副伺服电机、联轴器、丝杠定位轴承座一、丝杠、托板、丝杠定位轴承座二、同步带、主伺服用减速电机、传感器定位座、限位传感器、两条滑道、丝杠螺母和滑块,所述主伺服用减速机和副伺服电机用螺栓固定在底板上,限位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定位座上,同步带轮、主轴端盖、主轴定位座、主轴、法兰盘、三爪自定心卡盘、工件定位座和尾座位于同一轴线,研磨磁极组通过弧形铁用螺栓与磁极支撑座固定,托板用螺栓连接上面的磁极支撑座、下面的丝杠螺母和滑块,滑块在两条滑道上往复运动,丝杠螺母与丝杠之间螺旋传动,丝杠由丝杠定位轴承座一和丝杠定位轴承座二中的轴承支撑,并且通过联轴器与副伺服电机连接,主伺服用减速机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轮,垫块支撑主轴定位座,主轴通过法兰盘与三爪自定心卡盘相连。
所述的研磨磁极组由磁极头、永久磁极、调整螺钉和滑动块组成,滑动块为导磁材料,磁路沿外部磁环封闭,能够沿径向移动。
所述主伺服减速电机依靠同步带连接同步带轮,并且通过法兰盘与三爪自定心卡盘连接,三爪自定心卡盘与尾座以及工件定位座共同实现工件定位。
所述研磨磁极组直线轴向运动,用磁极固定装置固定在托板上,托板与丝杠螺母连接。
本发明与同类装置相比,其显著地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可根据丝杠的型号来更换研磨磁极组磁极头的规格,操作简单,成本低;采用磁粒刷与工件柔性接触,精磨时不会划伤和破坏工件表面,对丝杠表面研磨抛光后,除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加光洁度外,表面还有残余压应力,可以大大提高表面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采用自动化控制,工作时利用限位传感器、伺服电机编码器等信号实时判定工况;充分考虑了振动、重复定位精度等影响,动力传递过程中使用同步带、精磨滚珠丝杠和高精度导轨,从而保证了精磨的精度;加工磁极组中的磁极头均为开口磁极头,可以根据丝杠的直径、材质、导程等合理规划和设计磁极形状,能够优化磁场分布,保证加工效率的同时,获得最佳磁力研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精磨丝杠的装置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精磨丝杠的装置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一种用于精磨丝杠的装置A向视图示意图。
图中编号:1、底板;2、垫块;3、同步带轮;4、主轴端盖;5、主轴定位座;6、主轴;7、法兰盘;8、三爪自定心卡盘;9、工件(丝杠);10、研磨磁极组;11、弧形铁;12、磁极支撑座;13、工件支座;14、尾座;15、副伺服电机;16、联轴器;17、丝杠定位轴承座一;18、丝杠;19、托板;20、丝杠定位轴承座二;21、同步带;22、主伺服用减速电机;23、传感器定位座;24、限位传感器;25、两条滑道;26、丝杠螺母;2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7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能电池盖板的抛光工艺
- 下一篇:一种数控钻床动力头上下的消隙齿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