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Beacon设备的高效室内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6018.5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谢志宁;邓水光;李莹;尹建伟;吴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定位 指纹数据库 信号强度向量 距离计算 实时定位 移动终端 用户体验 传统的 遍历 采集 响应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iBeacon设备的高效室内定位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室内定位方法,采用的KNN方法,移动终端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向量S,需要遍历整个指纹数据库进行距离计算,当指纹数据库的数据庞大时,定位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带来不良的用户体验,提高实时定位过程中的响应效率,实现了高效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Beacon设备的高效室内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GPS定位无法满足室内定位的要求,因为室内环境由于建筑物等因素的阻挡,GPS到达建筑体内的信号很弱,因而GPS在室内定位的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室内定位的要求。现在很多行业迫切的需要室内定位的服务,例如:商场导购、用户行为分析和社交网络等。而室内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基于硬件和软件的方法,基于硬件的方法有:红外设备、超声波、蓝牙、RFID和WIFI等,基于软件的方法有:基于AOA(到达角度)的定位算法、基于TOA(到达时间)的定位算法、基于TDOA(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和位置指纹定位算法等。近年来,基于iBeacon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案被广泛投入使用,iBeacons是苹果在2013年WWDC上推出一项基于蓝牙4.0(Bluetooth LE|BLE|Bluetooth Smart)的精准微定位技术,当手持设备靠近一个Beacon基站时,设备就能够感应并获取iBeacon信号强度,范围可以从几毫米到50米。由于蓝牙信号在室内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其定位的精度会大大下降。此外,在实现位置指纹定位方法使,利用KNN方法计算信号向量之间的最小距离时,需要遍历整个数据库,随着指纹数据库的增长,其算法的效率也会随之降低。此时,需要一种解决蓝牙信号波动以及定位响应速度慢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对传统的定位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基于iBeacon设备的高效室内定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iBeacon设备的高效室内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6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