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4102.3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伟兴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彭益波 |
地址: | 21555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领域,传统的电动机由市电直接带动运转,其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流失,降低电力的利用率,造成电力损失。同时,由市电持续的供电会造成成本过高。
因此,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流失,实现电力的循环运转的循环发电系统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循环发电系统,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流失,实现电力的循环运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循环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充电器、蓄电池和永磁电机,发电机具有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输出,发电机的第一输出口与充电器的输入连接,充电器的输出与蓄电池的输入连接,蓄电池的输出与永磁电机的输入连接,永磁电机的输出与发电机的输入传动连接。
本发明循环发电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电力的循环,发电机与永磁电机间通过皮带轮进行连接,利用充电器使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从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将直流电传递给蓄电池。其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判断蓄电池是否有电,若没有电,则需要使用市电或其他满电的蓄电池对其进行充电。
然后,蓄电池对永磁电机进行供电,永磁电机转动,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
最后,发电机开始转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的电传递给蓄电池,从而实现循环。
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实现电力的循环。
作为优选的方案,蓄电池与永磁电机之间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调节永磁电机的电压和/或转速。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控制器可以有效的调节永磁电机的电压和/或转速,保证永磁电机与发电机有效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发电机的输入与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连接,第一电动机上设有转子,转子表面设有凸起部,发电机上设有与转子相匹配的转动槽,转动槽侧壁设有缺口,缺口包括卡钩部和分离部;
当发电机的转速低于第一电动机的转速时,转子的凸起部与缺口的卡钩部接触,第一电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动,
当发电机转速高于第一电动机转速时,转子的凸起部通过缺口的分离部与缺口分离,从而转子与转动槽脱离。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本发明循环发电系统可以更好更自动的实现电力的循环,其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为第一电动机通电,转子开始转动。
然后,转子与转动槽传动连接,转子的凸起部与转动槽上缺口的卡钩部相接触,转子转动带动转动槽转动,从而发电机开始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传给蓄电池。
其次,蓄电池对永磁电机进行供电,永磁电机转动,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
最后,发电机的转速大于第一电动机的转速,转子的凸起部通过缺口的分离部自动与缺口分离,从而转子与转动槽脱离。此时发电机与永磁电机仍在转动,实现发电循环。其中,可以将发电机的多余电力通过导线输出到外部的机器上,给其供电。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电动机上设有滑动组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滑动组件可以实现第一电动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动槽稳定对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滑动组件可以为设置在第一电动机底部的滑轮,也可以为设置在地面上的导轨,第一电动机可沿导轨滑动。
作为优选的方案,发电机的输出通过电流电压表与蓄电池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直观观测到电流电压的变化。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电动机与转子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电动机与转子采用皮带轮或齿轮传动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可以有效调节转子的转速。
作为优选的方案,循环发电系统还包括:第一皮带轮,与发电机的转动槽连接;第二皮带轮,为离合器皮带轮,与永磁电机的输出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采用皮带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转子带动转动槽转动,转动槽带动第一皮带轮空转。转动槽转动,发电机发电给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转动槽转动,转动槽的转速高于转子的转速,转动槽与转子脱离。利用皮带轮实现发电机与永磁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更优化,皮带轮可以更好的调节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伟兴;,未经袁伟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4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