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1636.0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萍;黄子欣;李振;宋佑;张潘毅;余潘轩;张金愉;姚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珊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锂离子 动力电池 耐久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特定的负极材料制作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所述特定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油系针状焦原料经1300~1800℃煅烧至孔度为10~15%;
将煅烧后的针状焦于100~300℃、2~10个大气压状态下与液体沥青混合进行高压浸渍,浸渍至孔度为3~10%;
将浸渍后的针状焦于3000~3800℃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孔径为0.01~100μm、孔度为50~70%的石墨;
将上述石墨制成D10≥3μm、D50为3~15μm、D90≤20μm的石墨颗粒;
将上述石墨颗粒用呋喃树脂、电木树脂或硬碳进行包覆处理;
将包覆处理后的石墨颗粒进行卤化提纯,得到负极材料;
所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3~5重量份的粘合剂、1~2重量份的碳黑导电剂和92~96重量份的负极材料于去离子水中分散至固含量为60~70%,粘度为2000~5000cP的浆料;
将上述浆料涂布在8~15μm的双面铜箔上,经烘干、辊压后制得面密度为16~19mg/cm2,压实密度为1.4~1.6mg/cm3的负极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系针状焦原料的灰份≤0.16%,真比重为2.06~2.07g/cm3,假比重为1.18~1.19g/cm3,机械强度为81~90k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提纯包括:将石墨颗粒置于炉中加热至2700℃,加热速率为20℃/h,开始加热至温度升高至1950℃期间通入N2气,当温度从1950℃升高至2350℃期间通入氯气,当温度从2350℃升高至2700℃期间通入氟利昂和氮气,然后冷却至25~30℃,保持通入氮气1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卤化提纯后的石墨颗粒过200目筛,得到负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制得的负极极片双面涂覆1~50μm厚的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由纳米浆料涂布、烘干得到,所述纳米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30~40重量份的无机纳米颗粒、70~80重量份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或聚偏氟乙烯与200重量份的水于100rpm以上的搅拌速率下高速分散24小时,分散过程中,分别添加以无机纳米颗粒的重量计为0.1~3%的消泡剂和0.1~3%的分散剂,分散后的浆料继续搅拌30~60min后进行真空脱泡处理,得到纳米浆料;
所述无机纳米颗粒为硫酸钡,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的粒径为60~4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涂层由以下方法得到:将制得的纳米浆料与4~6重量份的丙烯酸酯乳液混合进行发泡,调节泡沫密度至100~150g/L,用泡沫喷涂装置将泡沫均匀的喷在负极极片双面上,然后将负极极片上的泡沫涂层于60~70℃下烘干,再经过辊压和120~130℃下烘烤3~5min,得到纳米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珊,未经潘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1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