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手持枪射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0830.7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楠;刘益;杨敬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信诺莱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4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手 持枪 射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手持枪射击装置,属于创新仿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种仿生手持枪射击装置是一种利用仿造人的手关节的手指间的活动来代替实际的人手的活动,从而避免了人和设备在触发扳机时的直接接触,起到了安全的效果。同时,相对于以前人员自身操控手持枪射击而言,本装置则采用了遥控控制的机构,能够达到高效快捷的效果。
目前国内所生产的手持枪射击架,在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时常会出现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然而相关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进展又是停止不前的,所以市场上就急需一种这样的设备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本装置顺应市场需求,能够很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障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生手持枪射击装置,利用仿造人的手关节的手指间的活动来代替实际的人手的活动;同时,采用了遥控控制的机构,能够达到高效快捷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生手持枪射击装置,所述的仿生手持枪射击装置主要包括仿生手指拉紧组件、扳机组件、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罩I、安全防护罩 II、角度调节丝杆、仿生虎口、旋钮开关、转动平台、油压缓冲器、直线导轨、转动轴、升降手轮、锁紧手轮和射击架主体;其中,所述的转动平台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射击架主体的上方,射击架主体安装有安全防护罩I,转动平台周围安装有安全防护罩II,直线导轨设置在转动平台上方,油压缓冲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方,仿生虎口设置在油压缓冲器的前方,油压缓冲器的上方设置有仿生手指拉紧组件,仿生手指拉紧组件的正后方设有用于固定枪支的扳机组件,控制系统和旋钮开关安装在安全防护罩I外的一侧,安全防护罩I外的另一侧安装可将转动平台锁紧的锁紧手轮,在安全防护罩I内设有角度调节丝杆和升降手轮,升降手轮角度调节丝杆与转动平台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扳机组件主要包括扳机导轨、导向柱、拖动扳机滑块、拉动扳机调节滑块、锁紧手柄I、锁紧手柄II、锁紧手柄III、气缸和气缸夹紧块;扳机导轨设置在油压缓冲器上方,拖动扳机滑块活动设置在扳机导轨上,拖动扳机滑块上设置有锁紧手柄III,导向柱垂直设置在扳机导轨上,导向柱上设置有拉动扳机调节滑块,拉动扳机调节滑块上设置有锁紧手柄II,松开连接头设置有与气缸相连的移动扳机杆和锁紧手柄I,气缸通过气缸夹紧块固定在拉动扳机调节滑块上。
所述的扳机组件和油压缓冲器采用滑动导轨缓冲结构,采用特殊结构的导轨缓冲结构,避免因猛烈撞击而造成机架的破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仿生手指拉紧组件主要包括转动手轮、压块、虎口阻挡块、拉线、夹紧气缸、拉线块、活动调节块、手柄、软质橡胶块;其中,转动手轮通过压块与用于固定枪支手柄的虎口阻挡块相触,手柄与用于固定枪柄的活动调节块相连,软质橡胶块通过拉线与拉线块相连,拉线块与夹紧气缸相连。
所述的拉线数目为3-4根,拉线外面采用高强度的软PU材料,拉线内部添加高强度的填充物,保证拉线和枪支软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采用气动拉紧实现枪支拉紧,通过调节压缩空气压力的大小可以实现拉紧力量的控制,调整方便快捷、力量可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扳机组件还增设有远程遥控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准确地控制机枪的扣扳机,避免因人员与其直接接触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其具体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仿生手指拉紧装置,调整方便快捷、力量可控。
2.采用收紧机构,通过收紧拉线,增加枪柄被包裹的效果,从而使枪支夹得更紧。
3.采用仿生虎口结构,能够增加枪支夹持的稳定性及对后座的缓冲效果。
4.本发明中控制系统采用了遥控扳机装置,避免了人和设备在触发扳机时直接接触。
5.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枪射击夹持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手枪射击夹持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射击架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扣扳机缓冲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信诺莱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信诺莱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滑撬式的车身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活性寡肽与防晒剂联用的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