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波消除装置和回波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3722.6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粟野智治;古田训;山浦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3/23 | 分类号: | H04B3/23;H04M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波 消除 装置 方法 | ||
具有:频带调整部(102),其具有对输入信号的特定频带的信号施加增益来进行频带调整的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101),其输入受话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并使用更新后的滤波器系数而生成伪回波信号;频带修正部(104),其具有如下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将进行了频带调整后的输入信号减去由自适应滤波器(101)生成的伪回波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的频率特性,修正成频带调整部(102)进行频带调整之前的输入信号的频率特性;以及残留回波抑制部(105),其按照根据频带调整部(102)的滤波器信息而设定的抑制量,对残留在修正了频率特性后的信号中的回波成分进行抑制,残留回波抑制部(105)将对进行了频带调整后的特定频带的信号的抑制量,设定成比对其它频带的信号的抑制量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除被输入到传声器的信号中混入的受话信号的回波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扩音通话装置等中,为了将输入到传声器的信号(下面称作输入信号)中混入的受话信号的回波从输入信号中消除而使用回波消除装置。为了该目的而使用的回波消除装置大多如非专利文献1所示由自适应滤波器部和残留回波抑制部构成。在图5中示出具有该结构的回波消除装置的概略图。
自适应滤波器部300估计(学习)回波路径h而生成滤波器系数和伪回波信号(回波副本),并从被输入到传声器的输入信号中消除。
但是,能够由自适应滤波器部300消除的回波大约是30dB左右,无法消除全部回波信号。因此,为了抑制残留回波而往往具有残留回波抑制部400。
但是,残留回波抑制处理也同时抑制送话信号例如朝向传声器讲出的声音的信号,因此,抑制量较大而可能对近端说话者与远端说话者的双向同时通话(双端通话)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是提高双端通话性能,则提高自适应滤波器的回波消除量并尽可能减小残留回波抑制的抑制量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免提通话中,低频的回波信号的功率往往较大。这是由于声音信号的低频具有较大的功率或车室内的扬声器设计、回波特性而引起的。利用自适应滤波器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回波进行回波消除后的残差信号即残留回波信号容易残留低频的信号。在图6中示出在车室内收录的输入信号的一例。假设图6所示的输入信号全都是回波信号。在图7中示出图6所示的回波信号(输入信号)和利用自适应滤波器消除图6所示的回波信号后的残差信号即残留回波信号的各频率的平均功率。
如图7所示可知,送话信号在500Hz附近具有功率的峰值,残留回波信号也同样地在500Hz附近具有较大的功率。当在该车室内发生双端通话的情况下,为了将残留回波信号降低到用户无法听到的水平,需要在500Hz附近施加较强的残留回波抑制,但是,在施加了该残留回波抑制的情况下,对送话信号也在500Hz附近施加较强的抑制,导致双端通话质量的劣化。
在送话信号中,关于功率较小的高频,如果不利用自适应滤波器进行较大的回波降低,而通过之后的残留回波抑制来进行回波的降低,则很少会对送话声音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关于送话信号的低频,通过利用自适应滤波器降低更多的回波,能够提高双端通话的质量。
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声音回波消除中,将受话信号和送话信号分割成多个频带,估计各个频带中的回波的影响来确定优先顺序。在各个频带中,自适应滤波器根据优先顺序来确定处理。以越是认为在听感上最易感到回波感的频带其优先顺序越高的方式估计回波的影响。优先顺序较高的频带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复杂且回波抑制效果较大的处理,优先顺序较低的频带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简单的处理。通过如上所述根据频带确定优先顺序,进行考虑到听觉上的特性的回波降低处理,从而提供良好的通话质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185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3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