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直流负载电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1465.2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7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Y·I·罗曼诺夫;S·V·马莱特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驱动封闭合资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46 | 分类号: | G05F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欧阳帆 |
地址: | 俄罗斯联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直流 电流 负载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工程设计涉及电气工程并且可以用在提供在负载在宽范围内变化的负载电路中流动的不变的直流电流的电源系统中。
背景技术
已知类似的设计,诸如具有连续脉冲调节的线性电压调节器(SU1229742,1986年5月7日公开),该线性电压调节器包括以下一组基本特征:
-DC电压源;
-DC电压-脉冲电压转换器(DCPVC),通过其输入连接到DC电压源的输出;
-脉冲电压-DC电压转换器(PDCVC),其输入连接到DCPVC(DLC-滤波器)的输出;
-线性稳压器,通过其输入连接到PDCVC的输出;
-第一分压器,并联连接到PDCVC;
-第二分压器,连接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和DC电压源的负端子之间;
-负载,通过其端子之一连接到线性稳压器的输出并且通过另一个端子连接到DC电压源的负端子;
-控制电路,通过其第一输入连接到第一分压器的输出、通过其第二输入连接到第二分压器的输出并且通过其输出连接到DCPVC的控制输入。
本设计和以上表征的现有技术调节器的共同特征是:
-DC电压源;
-DCPVC,通过其输入连接到DC电压源的输出;
-PDCVC;
-负载;
-控制电路,通过其输出连接到DCPVC的控制输入。
还已知类似的设备,参见由Mean Well Enterprises公司于2012年3月20日在http://lib.chipdip.ru/577/DOC000577435.pdf公开的直流电流源“100W Single Output LED Power Supply HVGC-100series”的描述。该设备被认为是最接近的类似物——原型,并且它包括以下一组基本特征:
-DC电压供给;
-DCPVC,通过其输入连接到DC电压源的输出;
-第一流电解耦器(galvanic decoupler),包括变压器,通过其输入(通过其初级绕组的端子)连接到DCPVC的输出;
-PDCVC,通过其输入连接到第一流电解耦器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端子;
-负载,通过其端子连接到PDCVC的输出;
-第一过载保护电路,通过其输入连接到PDCVC的负端子;
-误差信号分离电路,通过其第一输入连接到第一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出并且通过其第二输入连接到PDCVC的正端子;
-第一浪涌电压保护电路,通过其输入连接到PDCVC的正端子;
-第二流电解耦器,通过其输入连接到误差信号分离电路的输出;
-第三流电解耦器,通过其输入连接到第一浪涌电压保护电路的输出;
-控制电路,通过其第一输入连接到第二流电解耦器的输出、通过其第二输入连接到第三流电解耦器的输出并且通过其输出连接到DCPVC的控制输入;
-第二过载保护电路,通过其输入连接到DCPVC的相应输出并且通过其输出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
本设计和该原型的共同特征是:
-DC电压供给;
-DCPVC,通过其输入连接到DC电压源的输出;
-第一流电解耦器,通过其输入(通过该第一流电解耦器的初级绕组的端子)连接到DCPVC的输出;
-PDCVC,通过其输入连接到第一流电解耦器的输出(连接到第一流电解耦器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端子);
-负载,通过其第一端子连接到PDCVC的输出;
-第二流电解耦器;
-控制电路。
以上表征的现有技术设计二者都不能实现的技术结果在于,在负载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化的情况下提供值不变的负载直流电流。
无法实现以上技术结果的原因是,在用于产生直流负载电流的现有技术设备中,与负载电阻值的范围的扩展相关的问题还没被给予适当的关注,因为过去认为已经实现的负载范围值容易地满足了当前的要求。
给定现有技术的特性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提供用于生成流经具有较宽范围的负载电阻值的可变负载的不变DC电流的装置的任务已经有了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驱动封闭合资股份公司,未经驱动封闭合资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1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结构的磷酸钙生物陶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泡泡杨克式吸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