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元件对齐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3703.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4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成;金峯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电思维株式会社;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金旭鹏,肖冰滨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对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光元件对齐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对齐基板上形成的两个圆形孔和光元件以对齐光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该部分记载的内容仅用于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背景信息,而不是用于实施背景技术。
广泛应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基于光纤(Optical fiber)的信号传送方法,由于其不受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工作特性和在宽带频率中的高效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速、高密度数据传送的高清数字视频显示器以及大容量数字媒体的传送。
该基于光纤的信号传送方法可通过在光纤和光元件之间插入透镜和发射手段的结构而实现,为了设计所述结构,可使用将固定安装有光纤、发射手段及透镜的结构安装在安装有光元件的基板上并进行光对齐的方法。
另外,基于所述光对齐方法制作的光发送接收装置,基于光元件、透镜、发射手段及光纤的对齐方式,可达到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耐久性和精密度等的效果,因此光对齐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基于现有光对齐方式制作的光发送接收装置存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体积较大不易在如智能手机的移动通信设备上使用的问题,而且由于其结构复杂,存在安全上的问题。
图1图示了背景技术涉及的光元件对齐方法。
图1图示了基板101上安装有射出结构102的状态。通常,由于很难精密地在基板101上形成孔用于在基板101上固定连接其它结构,因此将具有 精确的孔的射出结构102作为引导部件而使用。基板101上布置有光元件103,光元件103排列方向的延长线上具有两个圆形孔104,射出结构102具有两个圆形的立柱105。两个圆形的立柱105分别插入在圆形孔104中,安装的射出结构102上还具有透镜结构以进行光对齐。
利用背景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对齐偏差,但是存在安装额外部件导致复杂化及经济性方面的缺点,并且存在增大整体结构的体积的问题。
而且,如图1所示,基于孔和立柱结合的结构中不能发生100%插入并吻合的结构特征,如果固定一侧的孔和立柱,则另一侧的孔和立柱之间生成容错(tolerance)。由此,在光对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差,对于需要高度精密性的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这类偏差会导致致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由此,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被提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基于第一基准孔、第二基准孔、第一基准线及第二基准线光对齐光元件和光纤的全新的光元件对齐方法。
本实施例涉及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全新的光元件对齐方法,增加光发送接收装置构件的容错(tolerance),最终通过小型化光发送接收装置实现经济性和容易制作等目的。
本发明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能够明确理解没有提及的其它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元件对齐方法,包括准备光元件的步骤;以及准备基板的步骤,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基准孔和第二基准孔且在设定 位置上布置有所述光元件,所述第二基准孔在与所述第一基准孔相隔第一间隔而的位置形成。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元件对齐方法,包括:准备光元件的步骤;准备具有第一基准孔和第二基准孔的基板的步骤;在以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基准孔和所述第二基准孔为基准决定的位置上布置所述光元件的步骤;安装光纤固定块以光对齐光纤和光元件的步骤,所述光纤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光元件光学耦合的所述光纤及透镜部,并且具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光对齐是在所述第一基准孔中插入所述第一立柱,在所述第二基准孔中插入所述第二立柱,并且第二立柱比第一立柱更加轻松地插入。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简化光对齐光元件和光纤,可最小化对齐误差。
而且,基于本发明对齐方法制作的光发送接收装置可以小型化,而且通过使用低廉的部件进行简单结合并制作,因此具有节约制作成本的效果。
此外,根据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包括耐久性优秀等多种效果,这些效果可在后叙的实施例说明中确认。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背景技术涉及的光元件对齐方法。
图2是图示本实施例1涉及的光元件对齐方法的框图。
图3是图示本实施例1涉及的光发送接收装置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电思维株式会社;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光电思维株式会社;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3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